9月19日,以“站城融合、经营为要——新时期城轨TOD使命担当”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在青岛中铁世界博览城正式启幕。作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的重要环节,年会吸引了来自28个城市的代表及业界大咖齐聚现场,分享TOD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就城轨TOD如何持续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行业盛会凝聚共识,共绘TOD发展新蓝图
论坛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城轨TOD指数(2025)”,呈现了《城轨经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调研成果。近百位来自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代表,围绕当前城轨TOD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展开了深度研讨。青岛、深圳、成都、南通、苏州等地铁公司代表发表主旨演讲,共享先进发展理念,探索优化路径,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
李成做主旨发言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成出席年会并作主旨发言。他强调,TOD不仅是一种开发模式,更是一种城市发展哲学,体现了我们对更美好城市生活和更可持续城市发展路径的追求。青岛地铁集团始终坚持“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的理念,以“全域融合、分级实施”推进TOD开发,着力实现功能、绿色、智慧与文化“四维提升”。未来,青岛地铁集团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与跨界合作,努力探索站城人产文深度融合新路径,为构建“轨道上的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岛智慧与力量。
青岛地铁领航 TOD创新,树立行业发展新标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自2023年于无锡首次举办、2024年在深圳成功召开以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年会落地青岛,既是对青岛TOD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的高度认可,也凸显了青岛在地铁生态圈与站城融合领域的引领地位。
青岛地铁集团始终将轨道交通视为建设绿色、智能城市的重要支撑,全面服务城市发展进程。“轨道上的青岛”正加速成型,青岛地铁目前已累计获批线路13条、506公里;开通运营线路8条、352公里;在建线路8条、154公里,预计2028年全部开通,将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青铁置业作为青岛地铁集团开发板块全资子公司,以“打造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为目标,创新提出“五位一体”“三级联动”联合开发机制,系统推进TOD项目布局。以“地角+地铁+好房子、好社区”为核心开发主线,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TOD“青岛模式”。截至目前,在自主开发的同时,与华润置业、保利地产、越秀地产等企业合作,开发43个高品质房地产项目,总体量达67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4个TOD项目,开发规模近280万平方米。
充分发挥“地角”优势,对全市获批的13条地铁线、266个站点周边地块分类分级,系统整合区位优越、潜力突出的优质地块,重点布局城市核心区、城市更新区和新兴发展区。位于地铁2号线与4号线交会处的青铁·华润城项目,是山东省首个真正实现住宅、商业与办公高效融合的城市级TOD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双地铁换乘枢纽的天然优势,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构建起集通勤、居住、消费与工作于一体的高效生活圈。
依托“地铁”赋能,充分发挥地铁站点天然优势,突破传统开发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与一体化设计,实现地铁站厅、地下空间、下沉广场商业、住宅地库等无缝对接,构建了集约高效的“无风雨通行”系统,极大提升居住与出行体验。以青铁·芳华地项目为例,依托“无风雨”设计核心优势,2024年三、四季度商品住宅销量位居李沧区首位。
青铁·芳华地项目效果图
聚焦“好房子”“好社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安全、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围绕“物质、情感、精神”三个维度着力打造“好社区”,努力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助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创新“TOD+”生态模式,拓展多元融合发展新路径
青铁置业紧紧围绕“打造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的目标定位,以TOD开发为轴心,积极探索“TOD+”多元融合模式,不断延伸价值链,拓展出“TOD+产业”“TOD+健康”“TOD+租赁”等创新实践,全面提升片区功能与生活品质。
在“TOD+产业”板块,青铁置业始终坚持“招商先行、运营为本”的核心策略,通过高水平项目策划与精准产业定位,积极开展前置招商,持续推进商业商务、文化旅游、基础教育及多元产业资源导入,实现多领域创新发展。
在“TOD+健康”领域,深度融合大健康产业与轨道交通布局,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超级平台。与齐鲁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引入知名专家团队与尖端医疗设备,结合数据与AI智能技术,为市民提供精准健康评估、个性化干预和康复指导一站式服务。
在“TOD+租赁”方面,打造“青铁美寓”长租公寓品牌,提供高品质、有温度的租赁住房解决方案。以青铁美寓|泊寓(公园里店)为例,作为青岛首个TOD模式租赁社区,项目提供586套全装修公寓,配备定制家居与品牌家电,并规划约800平方米多功能公共区域,树立TOD租赁社区新标杆。
青岛TOD一号工程引领未来,打造站产城融合新典范
作为“三级联动”发展模式的深度实践,重点打造了青岛TOD一号工程。项目坐落于青岛北站片区,占地约3平方公里,占据市区几何中心的优越位置。项目依托“2+3+2”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遵循站城一体化的开发理念,按照泛文娱体产业赋能,创意设计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商业商务)集聚的产业定位,打造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示范区和全空间无人体系智慧城市示范区,构建起站产城一体化布局的生态圈。
青岛TOD一号工程效果图
为确保规划的前瞻性与创新性,青岛TOD一号工程引入德国GMP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大清华城市更新团队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参与规划方案编制,科学构建控制性规划框架。其城市设计方案荣获2024届UDAD国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奖“城市规划”金奖、2024年第九届美国建筑大师奖(AMP)两项国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大奖,彰显了国际视野与专业水准。
自启动以来,青岛TOD一号工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中国十七冶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加速站产城融合生态圈建设;引入山大基础教育资源,联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打造青岛首个零碳校园;与华润置地携手推进国棉六厂片区焕新项目,挖掘工业文化遗产价值,以“修旧如旧、功能再造”为核心,塑造新旧共融的活力空间。
随着东广场地下空间主体结构封顶、大同路及安顺路地面道路通车,青岛TOD一号工程正迅速从“蓝图”走向现实。凭借便捷的交通、前瞻的产业规划与多元商业布局,该项目将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预计未来可创造超10万个就业岗位,为4.6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年均贡献GDP约100亿元。
青岛地铁将以本届年会为契机,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TOD理念与发展经验,深化与各城市间的互鉴交流,持续完善“轨道+物业+生态”的开发模式,进一步拓展站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加快推动TOD一号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样板”,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持续注入轨道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