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全国首创!青岛出台新政培育服务消费人才新动能

“我来青岛做家政创业这两年,真是踩着政策的‘春风’往前跑!”张姐指着家政公司的新办公区高兴地说,“我从最初参加免费技能培训拿补贴,到创业时申请到扶持资金,每一步都有政策托底,让我在青岛打拼更有信心和底气了。”张姐的心声,正是青岛服务消费领域人才成长的生动写照。

近日,青岛市聚焦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在全国率先创新出台《关于加强服务消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一系列“真金白银+用心用情”的组合拳,为人才搭建起成长的“阶梯”、发展的“舞台”、归属的“港湾”。

从“纸上福利”到“指尖到账”

“我在手机上提交了申请,两天后就收到了住房补贴,这效率真高!”在崂山区扎根的餐饮行业管培生小武,至今对政策兑现的速度印象深刻。作为外地来青工作的“00后”,他本以为申请租房补贴要跑断腿,没想到全程线上操作就办好了。

这样的惊喜,源自青岛为服务消费领域人才量身定制的“政策礼包”。在青岛,青年人才凭学历就能领住房补贴,每月标准为本科500元、硕士800元、博士1200元,补贴直接打入个人账户;硕博研究生购房最高享1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更暖心的是,这两项政策打破了“申请-审核-拨付”的传统流程,采用“即申即享”模式,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补贴到账速度以“天”计算。

不止于此,青岛还拿出“真金白银”激励人才生态建设:中介机构或个人成功引进高层次服务消费人才(团队),最高能拿100万元奖励;企业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按培训等级和人数享专项补贴。为了让政策直达基层,人社部门变“坐等咨询”为“主动敲门”,线上通过短视频、直播宣讲拆解政策细节,线下开展“行业专场解读会”,连卖早餐的大姐都知道:“参加技能培训能领钱,政府帮咱长本事!”

从“入门小白”到“行业骨干”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专业的按摩知识,‘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的技能培训帮我解决了就业难题。”市北区的史姐拿到保健按摩培训合格证书后激动地表示,“现在,社区就业人才服务专员帮我对接居民服务需求,我不仅靠技能赚了钱,还能帮家人调理身体,感觉自己离‘金牌健康管家’不远了!”

刘女士的“就业蜕变”,正是青岛市构建“家门口”“技能提升+岗位对接+精准扶持”全链条闭环服务的缩影。

在这里,人才从入行到进阶,每个阶段都有“量身定制”的培训。想入门?青岛的“产业学院”“技能创新中心”直接把课堂开在企业里;想就业?“198大学生流动服务站”从岗位推荐、简历优化到创业项目孵化全程跟进,2024年帮助数百名大学生在服务消费领域找到了心仪工作;想进阶?“技能大师进企业”活动送来“实战秘籍”,青岛邀请家政、餐饮、养老等行业的技能大师组成“企业导师团”,定期深入企业手把手教学,让基层从业者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从“异乡打拼”到“此心安处”

“我办理落户那天,社区工作人员全程陪着我跑手续,真的是太贴心了。”从东北来青岛生活的姜先生本来担心不好融入,没想到从公司注册、人才落户、绿卡申请等各类业务办理都有专人负责对接办理,真正实现了“来了就是青岛人”。

这份“把城市当作家”的归属感,源于青岛对人才全方位关怀的细腻用心。在青岛,高层次人才有“绿色通道”,一张“人才服务卡”就能搞定所有“急难愁盼”,让人才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中小微企业从业者有“共享港湾”,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了招聘、社保、法律咨询等服务,连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专业的HR支持。更重要的是,青岛让服务消费人才“被看见、被尊重”。正如养老护理员小李说的:“我上次在社区做公益讲座,居民们握着我的手说‘谢谢’,那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比拿奖金还开心!”

从“逐梦之地”到“成长沃土”

清晨的青岛,家政员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巷,为家庭带来整洁;养老院里,护理员正陪老人做康复训练,笑声温暖了晨光;餐厅后厨,厨师颠勺的火苗映红了脸庞……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里,藏着服务消费人才的奋斗身影,更藏着无限可能。

随着服务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青岛的政策红利还在持续释放:服务消费领域的人才缺口不断被填补,岗位需求连年增长;企业因人才赋能而提质升级,家政服务更专业、养老护理更精细、餐饮体验更优质;而人才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分享着城市发展的红利,收入稳步提升,职业尊严感越来越强。

如今的青岛,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托举起一个又一个“张姐”“小武”“史姐”的梦想。在这里,政策有温度,成长有支撑,归属有保障,机遇看得见。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扎根这片沃土,与青岛一起,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共同书写一座城市与一群奋斗者“双向奔赴”新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