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机场也能“造车”啦!青岛机场开辟无人驾驶新场景

7月29日,由青岛机场与舜泰汽车联合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款无人驾驶车辆——雷达自动探驱多功能车和多功能自动割草机——在中国航信“创新启航 智领未来”创新产品主题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一成果的顺利落地,不仅有效检验了青岛机场无人驾驶智慧化研究成果,标志着青岛机场飞行区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建设再上新台阶,更是首次填补了民航业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民航业增强机坪运行安全技防水平、提升地面保障协同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记者了解到,无人驾驶雷达自动探驱多功能车是一款可解决机场鸟情防范、无人机扰航、异常入侵及围界设施遭破坏等多种异常情况的机场多用途专业保障车辆,能够通过多光谱云台与雷达辅助系统,对入侵到机场周边的鸟类及进入围界区域的动物进行探测识别、声光报警和超声波驱赶。无人驾驶多功能自动割草机是集精准割草、收草、打药、云端管控于一体的新型机场智能作业装备,可实时探测跑道灯、导航标识、车辆、人等障碍物,在解决割草间隙短、作业不充分等行业痛点的同时,有效管控因割草后土壤裸露而吸引鸟类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青岛机场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更高位置,在业内率先提出“创新型”机场理念,聚焦无人驾驶等重点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机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速赋能。

打造一整套坚强有力的“新体系”,将党的领导贯穿科技创新全流程、各环节,成立集团科创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运作的科创中心,全面强化科创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以“红色引擎”凝聚科创合力。

通过制定一揽子务实有效的“新机制”,首创“双三基+集中小部队”党建工作体系,打破部门建制,组建跨领域协作的重点难点攻坚团队。创新建立上不封顶的“增进式”激励机制,并在科创领域率先实践应用,有效激发全员科创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一系列科学高效的“新平台”,联合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搭建市级科创平台4个、集团级创新平台11个,获市级及以上科创奖项42个、知识产权34项。联合中机检测,合作建成全国首个民航无人驾驶检测基地,构筑无人驾驶民航检测新高地。制定一连串先进规范的“新标准”,牵头制定民航团体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车辆运行智能管控体系建设指南》《民用机场飞行区无人驾驶应用导则》《民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相关标准的空白,为智慧机场建设提供了规范化蓝本。取得一大批业内领先的“新成果”,“智慧机场无人化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成功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成为2024年青岛市唯一获评的市直国企科研项目,并荣获第四届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被《人民日报》评价为全球智慧交通建设领域的“中国方案”。

下一步,青岛机场将持续深入研究无人化、智慧化运行模式,以科技之力赋能机场运营,以创新之魂引领行业未来,积极推进成果转化落地,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旅客服务,奋力开启智慧机场建设的新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