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胶州湾时,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公司全新打造的岛城第一条社区主题车——“湖岛记忆”322路主题车正缓缓驶出场站。作为贯穿岛城东西的交通动脉,322路从1998年开通至今,青岛公交人在十米长的车箱内传递着文明与温情,26.38公里的线路上载满了两代岛城人的出行故事,让出行更有温度。
26年里的26.38公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1998年8月,322路开通时,首班车驾驶员站在老式铰接车前,身后是还带着农田痕迹的湖岛村。而如今,上午七点的322路车厢里,弥漫着豆浆与油条的香气。26年,这条连接市北区瑞安路与市南区高雄路的线路,像一条毛细血管,串联起湖岛社区、海云庵商圈、台东步行街、山东路CBD、江西路高校区等28个站点。数据显示,线路日均客流量超1.2万人次,其中60%是上班族,30%是老年居民,剩下的10%多为逛商圈、走亲友的市民。“早高峰从湖岛到山东路写字楼很方便,平峰时段去江西路971医院,比打车省一半钱还不堵车。”市民刘先生说。
为了让这条“民生线”更贴心,市北巴士五分公司的调度室墙上始终贴着一张特殊的“需求地图”,湖岛社区老人多,早六点到八点加密发车频次,方便晨练、买菜;台东商圈周末客流激增,午间时段临时增加2个班次;江西路开学季,调度员会提前与学校对接,在站点安排引导员……“去年冬天雪下得大,我们在万安三路搭了临时候车棚,还备了暖宝宝和热水,老人们都说像在自家门口等车。”322 路驾驶员王涛回忆道。
车厢里的时光记忆:从“低头玩”到“抬头看”
“我奶奶家以前就住在湖岛,那时候出行都坐322路。”走进“湖岛记忆”主题车厢,仿佛踏入一座移动的社区博物馆。记者了解到,这是目前青岛第一条社区主题车,除了外部车体的更换,车厢内多处位置还张贴了青岛方言俏皮话,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不仅增添了车厢的趣味性,也让湖岛的地方特色更加鲜明。“这个词我奶奶经常说!今天在公交车上看到,感觉特别有趣,这才是我们青岛自己的‘表情包’嘛!”乘客李女士说。“以前乘客上车低头看手机,现在一抬眼就会说‘这不是我小时候住的巷子吗’。”驾驶员王涛说。
此外,车厢内还设有湖岛记忆影像展,乘客只需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同步观展,更深入地了解湖岛的过往。湖岛位于青岛市主城区西北门户,地处胶州湾东海岸之滨,有着六百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今的湖岛,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完成了从“村”到“城”的华丽转身。“湖岛记忆”主题车厢就像一位“乡土文化的守望者”,记录着湖岛的奋斗历程,见证着湖岛的发展变迁,更连接着湖岛的未来。
红色合伙人的民生答卷:从“走出去”到“融进来”
“张大爷,您要的降压药给捎来了,下站帮您放调度室?”下午三点,322路驾驶员在万安三路停车时,隔着车窗递给老人一个药袋。这样的“顺手帮忙”,源于市北巴士五分公司与湖岛社区的“红色合伙人”机制,公交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了社区服务的延伸臂。
“322路途经湖岛、海云庵、台东等8大商圈,串联28个社区,日均服务1.2万人次。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公交线路不仅能解决出行需求,更能成为承载城市情感的纽带。”市北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真正贴近居民需求,公司先后召开了3场座谈会,邀请社区老人、上班族、学生、商户等代表提建议。
结合沿线市民乘客的现实需求,今年2月,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推出了“定制早餐”服务,乘客只需提前一天扫码预订,次日早晨就能在乘坐公交时顺便领取早餐。此外,基于对沿途居民通勤、就医、就学等需求的精准调研,322路优化了高峰时段发车密度,并特别开通了“帮您跑腿儿”“微循环”“响应式公交”等线路,实实在在将“便民”二字融入运营之中。
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322路线的氛围。结合“4+5”亲情服务法,322路发起了“行·无碍”和“平步上车法”给周围社区老年乘客带来了不少便利。“咱们这个322路和我们社区就像拧成了一股绳,干啥都顺。”湖岛街道的居民于蕾蕾说。
暮色渐沉,华灯初上。“湖岛记忆”主题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辆公交车的蜕变,更是一座城市对民生需求的回应。当“与湖岛 予未来”的标语从眼前掠过,这条承载着市民出行刚需的公交线路,正以更温暖的姿态嵌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