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2025鲁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对接会暨科创赋能上合地方经贸发展国际合作会议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期间的重要活动,来自鲁港澳三地的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近200人参会。活动现场,鲁港两地嘉宾共同为创冷科技产业化促进中心、中科医疗器械科创综合服务平台、合十思维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揭牌。
优势互补更进一步,数个新质生产力项目签约
上合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平台,是深化与港澳及上合组织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桥梁,将带动鲁港澳三地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青岛是内地较早与香港开展经贸合作的城市。近年来,香港已经成为青岛重要的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重要的国际化融资平台。本次活动共促成技术合作、产品推广、市场开拓等各类多项合作意向。会场设置30余个对接展位,来自山东省香港商会16家会员企业、澳门上合商会以及山东本地139家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技术合作、产品推广、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自由交流对接。此外,部分参会嘉宾分批前往青岛·上合之珠博览中心、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等标志性平台载体进行实地考察。
青岛再迎重磅“合伙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北及东北首席代表陈嘉贤高度评价了山东产业基础和科创潜力,表示将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和科创枢纽优势,为山东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技术“引进来”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平台与企业推介环节,香港科技园公司投资及策略伙伴拓展副总监温伟恒介绍了香港科学园的国际孵化网络、研发支持体系及对接全球市场的独特优势。胶州市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韩旭杰全面解读了上合示范区的政策红利、区位优势及鲁港中心的服务功能,为港澳科创项目落地提供清晰路径。合十思维、中科钛领、上合航天以及国盾网科技等企业代表先后发言,围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航天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入分享,集中展示了20余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化前景。
“牵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
青岛与港澳,相距近2000公里,却有着很多相似的城市气质:同样依海而立;同为港口城市;同拥时尚气质;同处开放前沿。如今,借助鲁港澳“牵手”合作,城市之间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在科技创新赛道开辟崭新的合作路径,可谓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钟伟表示,近年来山东通过“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科技攻关模式,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未来,山东将依托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山东科技大市场等平台,深化与港澳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动两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下一步,期望通过上合示范区与香港科学园鲁港科技合作的“小切口”,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与上合地方经贸需求深度对接,进一步拓展以香港为战略支点、与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走向国际化的主通道。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