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反内卷政策预期拉满 光伏板块重燃希望之光

已经持续下跌四年的光伏板块,突然重返聚光灯下。

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指出光伏行业内卷严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破除“内卷式”竞争。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会议要求坚决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资本市场预期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将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升,助力光伏行业摆脱当前的困境。亚玛顿、华光环能两只光伏概念股,7月2日开始走出三连板的强劲上涨。7月8日,光伏板块再度成为市场风口,行业两大权重股放量上涨,其中通威股份涨停,隆基绿能涨幅超过6%。期货市场上,多晶硅主力合约一度冲击涨停。

在股价表现上看,光伏反内卷政策预期拉满,但行业基本面尚未出现明确好转信号。

上半年抢装潮结束 新增装机量回落

光伏行业压降落后产能的政策值得期待,目前市场主要担心需求不足。

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两项重要政策明确规定,4月30日前并网的工商业项目可锁定固定电价,5月31日前并网项目仍享受保障性收购,6月1日后新项目则需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电价。

在5月31日政策时点约束下,分布式光伏在上半年出现“抢装潮”。Wind数据显示,2025年1-5月,累计新增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同比增长57%,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达到10.8亿千瓦,在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30%,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的近50%。

进入下半年,随着“抢装潮”结束,下游需求明显回落。在截至7月6日的一周内,中游硅片价格下跌1.5%,下游电池片价格下跌3.7%,晶硅光伏组件价格环比持平。上游环节,截至7月4日,工业硅价格为0.90万元/吨,较今年年初下降21.9%,较2024年均价下降31.4%。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大厂的降价动作。根据Infolink数据,近日,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纷纷下调组件报价,下调幅度为0.01-0.03元/W。

小企业加速退场 一线大厂直言产能还未出清

一线大厂持续下调价格,迫使竞争力不足、资本实力弱的小企业加速退场。根据华夏能源网统计数据,2024年以来已经至少有70家光伏企业申请破产清算,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其中电池片组件企业约占40%。

目前,玩家加速退场已经蔓延到实力相对更强的上市光伏企业。信濠光电、绿康生化、金刚光伏、棒杰股份、华东重机、亿晶光电等,均发布了出售光伏资产、拍卖控股股权等相关公告。

按照一般的产业投资逻辑,产能加速出清有利于头部企业提高市占率,在行业景气度下滑中反而会提高盈利表现,相关个股从而出现超额收益,这种投资策略曾在家电、房地产等行业取得成功,因此又被市场称为“降速甜点”。但眼下的光伏企业还很难吃到这块“甜点”。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今年2月表示:“行业中短期的整合,可能要等到比较靠前的企业无法经营、退出后,才有可能结束。” 5月,他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价格已经压无可压,因为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了。”

根据公司公告,隆基绿能2024年净亏损86.2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07.5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4.3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50亿元。隆基绿能自2012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在头部企业掌门人看来,行业产能出清还远远不够,产业链各环节的现货价格也未有明显改善,但这并不影响光伏板块的价格表现。资本市场一向喜欢炒预期,股价变化通常会跑在基本面前面。只是需要注意,当股价表现过度乐观时,实际基本面的牵引就要发挥作用了。

短期,光伏板块成为市场风口,股价表现燃起了希望之光,但如果风吹得太大,希望的火炬也可能会被吹灭。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