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青岛,暑气蒸腾,就连海风似乎也裹挟着灼人的温度,尽管“三伏天”还未到,青岛的高温却持续“在线”。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直面“烤”验,多措并举,迅速行动,护航市民出行清凉路。
车厢优化,打造流动的“清凉港湾”
炎炎夏日,公交车辆不仅是交通工具,也可以是乘客在高温天气下短暂休憩的地方。李沧巴士公司302路线驾驶员董述飞在其所在的车厢内准备了高温应急箱和饮用水,应急箱中整齐地放置着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急救药品。“高温天气下,乘客可能会出现中暑等突发状况,有了这个应急箱,就能在第一时间为乘客提供帮助。”董述飞告诉记者。除了实用的防暑急救药品,车厢内还挂上了董述飞自制的漆扇,不仅为车厢增添了一抹艺术气息,轻轻摇动时还能带来阵阵凉风。乘客们在乘车途中,既能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又能获得一丝清凉。
此外,董述飞还在车厢显眼位置贴上了高温降暑小技巧,如“多喝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出行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穿着浅色透气衣物”等。这些小贴士涵盖了从日常饮食到出行防护的方方面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让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就能轻松学到实用的防暑知识。乘客们只需踏上车厢,就会发现一份份触手可及的清凉关怀。
精密维保,开展高温下的动力守护
高温天气下,公交车辆也正经历着严峻挑战:空调系统高负荷运转、车辆设备故障风险徒增……在乘客看不到的地方,李沧巴士公司“蓝战士”创新组为市民出行筑起一道清凉与安心的屏障。
高温下的发动机舱内热浪扑面,组员们逐一对散热器、机油管路、皮带进行深度排查。为了确保散热效率,他们用专业工具拆卸散热器,仔细清理缝隙中的异物。通过检测机油黏度与杂质、反复调试冷却风扇温控开关,保障发动机在极端温度下稳定运转。除了发动机之外,面对高温下易老化的电路,组员们用绝缘检测仪逐寸排查线路,更换破损的绝缘层,加固每一个接头;检查轮胎时,利用胎压计精确测量气压,用专业卡尺检测胎面磨损深度,及时更换隐患轮胎。“蓝战士”创新组组长刘涛表示:“这些看不见的细节,决定着行车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
为让乘客尽享清凉旅程,组员们对空调系统也展开了“地毯式”检修。将滤网用专业清洁剂彻底消杀污垢,确保出风口洁净,并反复调试温控装置,让车厢温度始终保持在26℃的舒适区间。
服务升级,“清凉驿站”彰显城市温度
进入7月份,青岛迎来旅游旺季,青岛北站客流量激增,为了让游客从候车到乘车全程都能感受到清凉与舒适,李沧巴士第八分公司在铁路青岛北站东广场的公交场站打造“清凉驿站”模式。
记者看到,驿站内,整齐摆放着几排软包座椅,配有报刊和杂志供候车的乘客翻阅,还有两张自动按摩椅,免费供候车的乘客使用。同时,驿站内增设饮水机和一次性纸杯,全天持续供应温水和凉白开,方便乘客随时饮用。驿站内还放有便民服务箱,除了有防暑应急药品,分公司还贴心配备了驱蚊花露水、消毒湿巾、冰凉坐垫等物品。此外,驿站内还配置了两台电视,其中一台电视连接有线电视网络,乘客可观看节目;另一台则与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联网,乘客可以通过它实时了解北站公交车的发车时间,避免耽误行程。
记者还发现,在驿站附近设有服务台,摆放着出行换乘指南、公交线路等,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时值守,为游客们答疑解惑。据悉,此驿站原为职工休息室,为了给乘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分公司将其改造成便民驿站。李沧巴士公司第八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任洪波介绍道:“我们的驿站会在首班车发车前开放,直至末班车发车后才关闭,开放期间所有设施均正常运行。希望能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有一个清凉、舒适、愉快的出行体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