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第一分公司场站里,一台由废旧零部件组装而成的门泵实验台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由“三原色”维修班自主研发的创新装置,不仅解决了公交车门泵维修检测的难题,更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
门泵维修遇瓶颈
在日常公交车保养维修工作中,门泵检查是重中之重。作为控制公交车前后车门开关的核心部件,门泵因车辆频繁停靠站点、反复使用,故障发生率较高。维修人员不仅要仔细检查门泵外观有无损坏、变形,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气管或电线是否磨损、破裂,还要定期清洁各部件,对活动部件进行润滑。
在日常工作中,“三原色”维修班成员发现门泵维修存在突出问题。“以往维修后必须上车安装进行测试,一旦发现漏气等问题,又得拆下返修。”维修班班组长董玉强介绍,这种“装车——测试——拆卸”的反复过程,每次都要耗费2个人20分钟的时间,制约维修效率。
废旧件巧变实验台
面对这一难题,维修班成员们决定自主研发门泵实验台,让维修后的门泵不用上车就能“验货”。他们从废旧仓库“淘宝”,利用废旧零件的金属框架焊接实验台外壳,整合闲置的气管、电磁阀等零部件,经过数十次调试,终于打造出了可模拟上车后真实状况的门泵实验台。
据悉,该实验台的工作原理颇具巧思:通过空压机提供压缩空气,通过精密调压器让压缩空气稳定在8兆帕的工作压力,再经由电磁阀控制气流方向,以此模拟车辆运行时门泵的伸缩动作。维修人员只需将待测门泵接入系统,按下按钮即可观察其伸缩状态,通过气压表读数快速判断门泵的密封性能。“就像给门泵做了个‘体检中心’,不用上车就能完成全面检查。”维修班成员刘振鹏形象地比喻道。
成效显著,维修效率提升70%
记者从李沧巴士第一分公司了解到,门泵实验台投入使用后,成效立竿见影。采访中,班组长董玉强算了一笔账:过去,检测一个门泵需要2人配合20分钟。现在,单人10分钟就能完成,节约了人力成本。返工率也从原来的40%降至不足5%,仅门泵维修这一项,一个月,就能为分公司节约800元的维修成本。
除此之外,门泵实验台还实现了门泵故障的精准定位,连接故障门泵后,通过观察门泵工作状态,可以模拟门泵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工作条件,如不同的压力、流量、运行速度等。通过在实验台上重现门泵的实际运行状态,能让故障更容易在相同条件下复现,便于准确找到故障点。“现在能明确区分是活塞密封圈老化还是电磁阀卡滞,维修方案更有针对性。”董玉强表示,这也让门泵使用寿命平均延长了约30%。
创新永不止步
自成立以来,“三原色”维修班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成立于2023年的“三原色”维修班,两年来,通过维修起动机、发电机、SS2电磁阀等部件,已为企业节约成本近10万元。谈及下一步打算,他们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对门泵实验台进行升级,计划加装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数值的精准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王蒙蒙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