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活动同步在广西南宁、云南昆明举办。上午10时40分,随着发车指令声响起,搭载着电子元器件、新鲜蔬菜、百货的运输车队从广西南宁、云南昆明同时发车,向越南河内驶去,标志着中方货运车辆持CBTA(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证件首次入境越南腹地,进一步提升了中越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领导参加南宁发车仪式,共同见证青岛、广西车队发车。
本次活动包括广西至越南、云南至越南两条线路。广西南宁至越南河内线路由青岛、南宁、崇左的国际道路运输企业承运,发运中方货运车辆共12辆,其中6辆为青岛车辆。车队从南宁综合保税区出发,经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境,越南友谊口岸入境,途经越南谅山、北江、北宁,最后抵达越南河内,运输全程约400公里,预计用时2天。期间,中越双方的交通运输、海关、边防部门代表全程随车护航,实地查看道路和车辆通行状况,检查道路沿线基础设施情况,协调线路开通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开通活动各环节顺利开展,确保此次运输过程平稳安全完成。
全程保障,持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
此次运输实现了从起运地直达收货方,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直达运输。据运输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以往运输模式,每辆货车可节省约1天时间,成本可节省800元至1000元,运输时效大大缩减,运输成本也明显降低。开通活动结束后,中越双方将深入评估中越直达运输的道路运输条件和风险因素等情况,研究解决影响便利化运输的问题,推动完善和丰富跨境运输体系,促进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更便利。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作为活动协办单位,持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指导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汽车运输分公司、青岛交运中海物流有限公司、青岛百伟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3家活动承运企业完成国际道路运输备案、GMS国际道路运输证件办理,高效统筹组织电子产品、板材、布料等货源,为开通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率先起跑,青岛TIR、GMS“比翼齐飞”
作为一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拥有“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在航空、港口、铁路之外,还有一种点对点直达的“第四物流通道”——国际道路运输。
资料照片
作为国际道路运输的细分市场,TIR(国际公路运输系统)和GMS(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推进国际运输与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方式,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为企业开展跨国运输提供便利。近年来,青岛不断拓宽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通过TIR到达欧洲的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通过GMS到达东南亚,形成了“两翼齐飞”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3年,青岛开通首条TIR中俄快线,经过一年的市场培育,青岛TIR业务迅速起势,“中俄快线”发运量保持全国前列,通道路径也在不断扩容。2024年12月13日,青岛至哈萨克斯坦TIR国际道路运输路径开通,这是继“中—俄”“中—吉—乌”线路之后第三条TIR运输路径。当日,青岛鸿宇物流有限公司一辆装载20多吨山东冷冻水果的TIR运输车辆鸣笛启程,横穿中国大地,全程“一车到底”,不倒装不卸货,经新疆巴克图口岸出境,跨越约6500公里,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这些水果出现在中亚地区乃至欧洲国家的商超货架之上,为当地消费者带来品尝中国味道的新选择。
在GMS国际道路运输领域,青岛更是率先起跑。2024年11月和12月,青岛相继开通至泰国曼谷、越南河内和柬埔寨金边的三条GMS国际道路运输新路径。其中,柬埔寨金边线路由城运控股集团承运,是国有企业所属“鲁B”车首次直达东南亚。
马达轰鸣,货畅其流。目前,青岛国际道路运输的脉络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沿着纵横交错的公路线舒展延伸,细密地编织起国际互联互通之网。一辆辆“鲁B”货车接续向前,绘就着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物流畅达与经贸合作之图。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在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支持引导培育力度,积极探索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持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着力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为更多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