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李沧区文旅局获悉,源自荷兰的诺亚方舟移动博物馆启动中国落地计划,这艘1992年建成、承载人类生态文明记忆的“文化巨轮”,拟以“主题乐园+可移动自然博物馆”形态落户中国。项目规划占地300亩,投资10亿,旨在通过沉浸式展览讲述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史,兼具生态警示与文旅体验价值。4月27日至29日,项目方代表全承真会长率团考察青岛、深圳、上海三地,引发新一轮“文化IP争夺战”。
青岛:200余亩用地适配生态叙事
首站青岛,李沧区文旅局张强局长陪同考察高铁北站周边200余亩意向用地。地块紧邻白泥地公园,背倚胶州湾生态区,与项目“生态保护”主题高度契合。李沧区提出,可依托地块打造“诺亚方舟生态教育基地”,联动方特、崂山形成“科普+旅游”链条。张强表示:“青岛的海洋文化底蕴与项目‘敬畏自然’的内核深度共鸣,200余亩用地可满足博物馆主体、生态展厅及配套设施需求。”据悉,该项目还吸引了深圳大鹏区、上海崇明区的眼光,三城各有优势,目前呈角力之势。
项目内核:从“船载展览”到“文明对话”
据悉,区别于传统主题乐园,诺亚方舟以荷兰纯木制搭建的原船为核心,通过文物陈列、场景模拟、互动体验,展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生态破坏的教训。项目方透露,中国首站将新增“长江生态保护”专题展厅,强化本土生态叙事。全承真会长表示:“选址不仅考量区位与政策,更看重城市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深度。青岛的海洋生态、深圳的科技赋能、上海崇明区的国际传播力,均与项目理念高度契合。”
随着5月底选址落定进入倒计时,这场围绕“生态文明IP”的竞逐,本质是城市在“双碳”时代对文化软实力的卡位。诺亚方舟的最终停靠,或将为中国文旅产业注入罕见的“生态叙事”基因,而承载其落地的城市,也将赢得一张通向全球可持续发展舞台的“绿色名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赵彭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