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记者调查 |外贸企业“自救”的365天

相比较2008年的金融危机,2020年被新冠肺炎疫情“禁锢”住的外贸企业,见识了更大的风浪。从年初到年尾,先有退单现象,随后订单回暖却“一箱难求”,最后年尾结算是层层盘剥后的颗粒难收。

即便如此,在危局与变局并存的时刻,在各种矛盾与冲突间,企业的自生力量也被激发出来。出口转内销、专注产品研发、新产品的推出、品牌的打造……这一系列的操作,绘就了2020年外贸中小企业的“浮世绘”,企业在与不可抗力的对峙中,积极自救。以“向阳而生”的姿态,为2021年作序。

青岛非比寻商务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正在“赶工”。

煎熬,适应,然后活着

青岛方锦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曹乃成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之外,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最新研发产品的进展。

一墙之隔的青岛鲁茂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科元,依旧在为新年的订单忙碌,2021年除了多接订单之外,他还需要开拓新的客户以“薄利多销”的方式获取更多价值。

而马科元朋友圈里的青岛非比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刘林波,正在为2020年新创立的婴儿服装品牌“babylove”扩大生产线。

在市北区CBD地标式办公楼卓越世纪中心,按照顺序依次排开的写字间里,分布着一些中小企业。曹乃成和马科元的公司办公地点就位于此。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令人煎熬的365天。

一场毫无准备之仗

2020年春节前的一个月里,青岛方锦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曹乃成为之前在中东地区举办的展会兴奋不已,作为一次国外市场的开拓实践,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外对于污水处理材料的需求。正当他打算过完年后痛痛快快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国外的时候,新冠肺炎爆发,这临门一脚悬在了半空。

就在该公司隔壁,已经有10多年外贸服装经验的马科元感慨道:在前几年他一直感叹生意难做,但是真正走进2020年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生意难做”。

外贸经济对于青岛来说意义重大。受前两年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外贸平稳运行存在诸多挑战,即便如此,青岛外贸在2019年仍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中,出口3411.9亿元,增长7.4%;进口2513.7亿元,增长16.9%。

其中一些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青岛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位于市北区的卓越世纪中心里面,有好几家中小型外贸公司,其中,很多都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最终存活下来。

曹乃成回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一个星期没有接到订单,他直接联系厂家才知道,金融危机爆发了。为此,他赶紧低价甩货,迅速自保,最终挺了过来。当年他做的是纸张生意,根据市场需求,如今已经转为化工产品。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表示,相比较2008年的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的突然来袭更为可怕,它切断了内外联通的渠道,甚至要了部分外贸中小企业的命。他们觉得过去的难真的不算什么,当下的难真是举步维艰。对他们来说,2020年活着就是全部。

这是2020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外贸企业的共识,他们的错愕,来自于年初的退单,来自于走不出去也进不来的“窘境”。这是一场毫无准备之仗,每家企业都在2020年春节后“懵”了。疫情来了,链接切断了,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一路被缩水的利润

曹乃成觉得这次疫情的猝不及防,让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遭受打击。他的海外市场开拓之路,已然搁置。“相比较大型企业,我们小企业的抗压能力肯定是不行的。如何应对风险,如何破局,这是我们每天都在想的问题。”

而对于混迹外贸行业多年的马科元,却凭借既有的渠道在年终“扳回一局”,经历过第一季度的“停顿”,第二季度之后客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迎来了一个订单“小高潮”。日本的客户把原本东南亚的订单重新交了回来。

他向记者解释:“东南亚这边市场原来因为加工价格低、关税低等优势,很多日本客户把订单交给了他们,此次受疫情影响,鉴于国内较好的疫情控制,他们又把这一部分订单交给了我们。”

因此,在复工复产之后,他们就投入到生产中。尽管很忙,处在“赶订单”的阶段,但是他们却没有挣到钱。钱哪去了?

“市场看似回暖了,但是由于集装箱价格的增加,还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涨,还有一些市场低价竞争粗略的影响,原材料价格的增加等,让企业的价格更透明,利润薄得可怜。”马科元介绍,单就汇率上涨这一项,他们的利润就随缩减了6%左右。

令马科元苦恼的是,即便疫情结束,公司的业务量也未必增加,客户反而又会将订单交给东南亚等地区。只打价格战,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依旧很被动。

不仅如此,马科元还提到了一件很心酸的事情,他了解到一些面向欧美国家做出口贸易的企业,面临着集装箱甚至“一箱难求”的窘境,即使高价都不能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送达客户。

在他看来,这几年入局者增多造成的产能过剩、层层叠加的运输成本,再加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涨,一层层的利润盘剥,中小企业,尤其是像他们这类没有核心技术,仅以劳动密集输出或者原材料输出为基础的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以变为序的新年祝福

大环境极度挤压,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力,企业开始提前谋划,寻求长久之计,而不是权宜之计。对于外贸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有着弱势的风险抵抗力,却同样拥有强势的灵活性。为了活着,在真正的“风雪交加”之时,他们一边在等太阳出现,另一边也想办法御寒。

而前文提到的刘林波,在这一年里收获了自己的婴儿服装品牌"babylove",而在2020年之前他还在为欧洲的服装品牌“做嫁衣”。在疫情让欧美市场受挫的情况下,再加之外贸行业的薄利现状,他愤而转身自立品牌。

“对于服装市场来说,我们在原材料、加工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缺少的就是品牌,一件普通品牌的羽绒服对外销售至少1000元,制作成本可能也就是300元,我们拼了命地挣这300元,而至少700元却被品牌商吃掉了,你说可惜不可惜。”谈起自己转型的初衷,刘林波感慨良多。

抱着一种绝地求生的心态,刘林波自行开发品牌,自行设计、自行加工,组织市场营销团队,开始自立门户。这一招最终还是成了。目前,公司上的账面非常好看。对于2021年,他也充满了信心。

新冠肺炎的爆发,某种程度上,它激发了外贸行业矛盾的大爆发,同时,它也推动了新的变局产生。

2020年的外贸行业,危机在,变局同在。在这个冲突与矛盾异常尖锐的一年,首当其冲的中小企业,有的开始专心做研发,通过科研来增强自身实力;有的开始将市场转移到国内,以国内市场支撑以辅助企业“过关”;有的开始以己之力,开创新品牌,打造“国货之光”,以求长期发展;有的借力线上平台,试水新的渠道;还有的转轨新赛道,开始企业新生……

在外贸中小企业来看,新冠肺炎疫情触动的开关不仅是“停摆”,更重要的是“自我生长”。而一旦拥有自我生长能力,就意味着拥有更强的“免疫力”。

戮力生长,以慰风雨。对于“向阳而生”的外贸中小企业来说,2021年的春节就要来了,一年365天即将被填满,思变是成长型企业的生存密码,大浪淘沙,唯有应势思变者,方可存活。在危局面前,无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是“出路”。而2021年,以“变”为序,势在必行。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葛均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