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门国锋
11月22日,由即墨童装商盟主办的童装产业链对接活动和2015春夏童装新品发布活动在即墨世贸商都举办,童装品牌服饰展、阿里巴巴销售专家分享经验、小模特T台走秀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原定60家童装生产企业和电商企业参加的活动一下子来了100多人,把这个还显稚嫩的团体弄得手忙脚乱。
但在拥挤的现场,我们可以从中轻松地体会到即墨童装行业的火热,一边是外贸市场不景气之后需要转移生产方向的生产企业,一边是面对国内童装电商火热之后带来的好衣难寻。而即墨童装分散、杂乱的现状和其针织重镇的地位不匹配也在暗中推动着一场产业变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了一年多的即墨童装联盟在11月12日正式揭牌,52家即墨童装生产企业和电商企业结成联盟,共同承接大单、共同设计精品、共同打造“即墨童装”品牌。
而实际上,作为即墨服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墨童装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已经成为继广东佛山虎门地区、浙江杭州湖州地区之后的全国第三大童装生产基地,凭借青岛庞大的外单针织基础发展起来的即墨针织童装在全国拥有无人可敌的优势,在电商童装领域更是炙手可热。
3000童装企业
即墨做童装的企业本来没有这么多,只是外贸订单市场发生了变化,才有了日趋庞大的即墨童装市场。
青岛博洋服饰有限公司原来只做外单市场,但现在已经转向国内市场。博洋服饰总经理王景刚表示,近年来,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面临拐点,由于用工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很多服装订单都转移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这导致即墨的服装生产能力需要转移。
在这种局面下,对设计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的童装市场成为首选,于是即墨大规模的外单生产企业开始进入童装市场。
据青岛欧诺佳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即墨童装联盟会长宋海燕透露,目前,即墨有从事童装生产和销售的企业3000多家。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贸代工企业和男装女装企业向童装转移,即墨已经成为继广东佛山虎门地区、浙江杭州湖州地区之后全国第三大童装生产区域。在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即墨童装和前两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即墨童装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即以针织童装为主打和受韩国设计影响较深。
据了解,男装女装生产企业涉足童装市场,主要是因为男装女装对服装产业集群的配套能力要求比较高,企业需要有自身的设计,而且对面料要求比较高,这两者都是青岛服装产业的短板。而且广州女装、福建男装等都已经形成了区域的制造优势,即墨服装想在这些领域争夺市场已经很难,这也是近年来即墨服装大企业屡屡在扩大外单市场方面具有大手笔而在内销服装品牌打造方面几乎鲜有建树的原因。
而就童装发展来说,从自身价格、对物业价格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决定了它更加适应当前的电商时代,记者调查几家童装电商企业发现,近两年,电商销售占比逐年提高,多数企业今年电商渠道比例都超过了50%。
组联盟谋抱团
即墨童装固然从规模方面已经达到了全国第三的水平,但就企业规模和品牌水平来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巴拉巴拉、红黄蓝、小猪班纳、巴布豆等知名品牌,即墨童装除了个别在电商领域略微具有知名度之外,都难以和南方童装企业平起平坐。由于规模小和发展水平受限,本地童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老死不相往来现象十分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博洋、欧诺佳、名扬、澜特、吉美誉等企业发起成立了即墨童装联盟,童装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将即墨众多零散的童装电商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为即墨童装电商企业打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地域性童装电商品牌、抱团闯市场。目前,该联盟已发展正式会员52家。
谈起成立童装商盟的初衷时,“盟主”宋海燕认为:“尽管即墨自身拥有众多的优势产业,特别是纺织服装服饰类企业发展优势明显、集聚度高,触网的企业数量也较多,但即墨众多电商大都处于草莽创业、单兵作战的阶段。电商技能水平低、人才匮乏、经验不足,尚未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区域性品牌网络交易群体,这成为即墨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掣肘。”
在前期试运行期间,该商盟每两周组织一次培训,邀请阿里巴巴电商专家、淘宝大学店小二等专业人士讲解电商运营知识,各会员单位也在会上交流经营经验及服装设计等内容。近期,正在筹划商户到广州学习。
青岛吉美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峰透露,原来商户之间不往来,即使有客户来拜访完,要求帮忙送到其他生产企业去,自己也只是送到大门口。这是出于避嫌需要,防止同行以为自己是去窥探服装版样。现在成立童装联盟之后,大家的想法是一致对外,和南方城市争抢订单。大家熟悉之后,反而是看到同行生产一个版样的衣服之后,自己绝对不会再生产,因为这种竞争都赚不到钱。
商户之间“化敌为友”的场面现在随处可见,在童装产业链对接活动举行前一天,记者在世贸商都10楼的童装联盟办公室里看到,6家发起单位正在其乐融融地商讨第二天活动的情况,这是以前没有的状况。
“这是单个企业无法做的事情,而且就邀请客户来说,一个企业搞活动,人家可能不感兴趣,现在几十家企业一起搞活动,都会主动来好几个人。”刘云峰透露。刘云峰几年前从一家事业单位离职,一手把旗下anddywoo品牌做得风生水起。
青岛名扬服饰有限公司原来是以接外贸订单为主,拥有上百人的生产线,随着外贸订单越来越少,企业转为以做内销订单为主,而内销订单淡旺季节有明显的区分,导致生产线季节性使用不均衡。而通过童装联盟的协调,10月份接到了10万件的电商订单,生产线稳定运行。
“现在即墨很多童装企业都是既做生产也做电商,既做品牌也做代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代工型生产企业和电商型品牌运作企业的定位必然会日趋清晰。”宋海燕表示。
出击南方抢单
这样一个故事最近在即墨童装电商圈内引发了震动,就是在即墨童装电商圈里赫赫有名的一家企业在这个“双11”没有赚到钱。据同行透露,这家企业在童装电商领域可以做到每天出货上万件,但恰恰在今年“双11”没有行动。原来是“双11”之前一直在保持高销量,动辄每天成千上万件,销售就像脱缰野马。但这家企业遭遇了一个研究的问题,就是生产能力跟不上了,而电商销售需求还在旺盛的增加,在生产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他只有忍痛割爱放弃“双11”。
这个真实的和人民币过不去的故事让即墨童装界感到了联合的紧迫性。名扬服饰总经理祝艳表示,希望借助童装联盟的平台,让更多的生产企业和电商企业集聚过来,电商企业获得大单之后,可以采用拆分成小单的方式由个个生产企业统一协作完成。与此同时,生产企业有了稳定的订单之后,也可以设计优秀的产品,通过多个电商企业的协同作战做成大单。
阿里巴巴负责1688平台童装行业商家运营和品牌馆项目的杨欢表示,目前,即墨童装存在分工不强的特点,许多产品还缺乏市场细分,比如女童、婴幼童等等都需要细分。由于没有这种细分和区域的整体特色,即墨童装还存在类同款和价格战现象。而实际上,相对于外贸订单,电商的要求更加精细。
正是由于设计和生产协作的缺陷,让很多即墨电商企业选择在外地生产,主要是做电商销售的青岛宝丽成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静透露,以前主要选择在浙江湖州生产,因为当地出货快、面料齐全,这样可以保障市场供应和产品品质。近年来,鉴于青岛在针织品童装生产领域国内无城可敌的位置,她已经把针织童装的生产订单全部转移到了即墨,但在棉服等青岛并没有专业优势的童装品类方面,她还是坚定的选择在南方生产。
“虽然即墨的用工成本会比南方低,甚至可能达到一半,但即墨童装设计能力比较弱导致好的产品少,而且由于工厂承接订单能力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尤其电商首单都需要越少越好的情况下,对生产工厂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孙静表示。
作为童装联盟发起人之一的刘云峰则把目标看得更加长远,“我们合作之后,不再是窝里斗,而是共同抢夺南方市场。”作为“当家大哥”,盟主宋海燕也是信心满满,“我们想通过童装联盟这个桥梁,为童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牵线搭桥,实现产销一体、联盟发展。后期,我们活动场地会向外扩展,将‘即墨童装’打造成青岛服装产业的一张名片。”
相关链接:
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即墨的传统产业市场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据统计,在即墨,电商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小电商已发展到10000余家,约占青岛市电商市场份额的40%,支撑起青岛电商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特别是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服装产业,涉足电商领域的已逾70%。特别是即墨童装企业和商户,涉足电商的已有200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目前,即墨市正在积极探索从发展电商专业服务集群入手,不断提升当地电商产业的集群规模和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地运行不过一年多的服装品牌孵化中心已经成为推动即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该市还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搭建更广阔的互联网平台,为服企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贸易渠道。引进了上海复星集团,建设以“天猫”为电子商务平台、以“菜鸟网络”为物流平台的“复星网上商贸新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