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宋大伟) 日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全面竣工,先后完成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货运区工程等主要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
下一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将由工程建设阶段正式转入转场准备阶段,陆续开展校飞、试飞、综合演练、试运行等转场工作。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包含飞行区、航站区、货运区和配套区工程。其中,飞行区工程包括2条3600米的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助航设施,于2019年11月建设完成并通过工程验收;航站区工程包括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GTC、信息中心大楼ITC、能源中心等,于2018年7月起陆续完成验收;货运区工程包括国际货库、国内货库、快件中心等,于2019年10月完成验收;配套区工程包括机场内市政道路、桥梁、管网和办公用房等,于2020年5月完成验收;2020年6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站楼房建工程和民航专业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全面竣工。
青岛胶东机场是全国首批集高铁、地铁同时下穿航站楼并设站的机场。规划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为一体,打造“零换乘、全通型”交通枢纽,一小时通达青岛全域,两小时内覆盖半岛主要城市。
相关链接:回顾青岛胶东机场建设高光时刻
2011年,山东开始筹划建设青岛新机场,并被纳入国家规划。机场定位由原先的普通干线机场被提升为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
2013年2月10日,总参批复青岛地区军民用机场建设布局方案,建议在胶州市大沽河以西区域建设民航新机场;根据方案,未来青岛市域范围80公里内除新建的民用机场外,再无其他重大机场。
2013年9月,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获国家民航局批复,选址落定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北。
2013年10月1日,青岛新机场航站楼3大方案正式进行社会公示。
2014年1月20日,青岛新机场航站楼 "海星"设计方案胜出,第一次向世人展现出“庐山真面目”。
2014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青岛新机场立项。
2014年12月30日,青岛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15年6月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青岛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6月26日,青岛新机场奠基开工。
2015年12月,《青岛新机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一批)》获民航华东管理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复。
2016年3月15日,青岛新机场跑道工程开工。
2018年10月20日,青岛新机场东、西两条跑道正式贯通。
2018年11月18日,青岛新机场工程土地手续正式获得国务院和自然资源部批复,工程建设用地由前期先行用地转入正式用地。至此,青岛新机场工程国家层面前期手续审批工作正式收官,标志着青岛新机场工程正式步入后期收尾阶段,机场建设再次驶入快车道。
2018年11月21日,青岛新机场命名为“青岛胶东机场”,待口岸竣工验收后正式命名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2019年3月,青岛胶东机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2019年8月,青岛新机场核心配套工程——大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基本完工,其中,污水和燃气管道入廊在全国尚属首次,青岛新机场成为全国首个引入地下综合管廊的机场。
2019年12月,路线全长约24.187公里的青岛新机场高速竣工通车,新机场“全通型”综合交通网基本形成。
2020年3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被控制,青岛胶东机场项目全面复工建设,整个工程已到“收尾冲刺”阶段。
2020年6月20日,青岛胶东机场航站区市政道路、管网及土石方工程主体工程全面收官。
2020年6月24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站楼房建工程和民航专业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