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工业互联网开启产城融合“青岛模式”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姜姗

“作为青岛市首个新型产业用地示范项目,这一‘工业上楼’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将加快优势企业向高层工业楼宇集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8日在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启动仪式上,不仅吸引了国内绿色节能新材料领军企业深圳卓宝科技的入驻,还有来自智能制造、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十余家签约企业,无不对青岛首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充满了期待。

抢抓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历史性机遇,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联合海尔卡奥斯橡胶大规模定制平台上线发布、青岛科技大学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与高端人才培训基地揭牌、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产业政策发布……以“个十百千万”为核心战略的市北区工业互联网模式成为最大亮点。发挥大港片区邮轮母港作为青岛重要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以全区“六个千亩”、12个平台以及省港口集团等龙头企业资源为载体,构筑以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引领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造辐射华北、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将成为世界互联网之都建设的高质量新引擎。

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效果图

首个“工业上楼”产业园构筑生态高地

在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发展中,市北区确立了抢跑人工智能“赛道”、打造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争当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启动仪式上,国人集团与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各入园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青岛市首个新型产业用地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目前,已吸引了青岛理工大学、利恩迪电子科技公司、国工高新材料公司、赛飞特风险防控技术研究院、山东晶电电力集团公司、深圳卓宝科技公司等十余家企业陆续入驻园区,重点在智能制造、智能LED灯具、POZD新材料、应急管理、EMC综合能源、装饰保温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采用的是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融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医药研发、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不仅缓解了日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工业上楼’还将加快优势企业向高层工业楼宇集中,是发展都市型工业新业态的典型体现。”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焦建中认为,青岛市首个“工业上楼”产业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早在2002年深圳市就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整合布局,实现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应用成果,体现了“工业上楼”的平台价值,“一定会孵化出新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助力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集群发力。”

投资洼地为人才科技产业链赋能

围绕完善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应用生态,优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记者采访中获悉,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将为打造青岛市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链赋能。数字科技大道则重点围绕工业赋能板块、数字经济板块、消费新经济板块和青年创新创业板块,进而建设科技创新的战略先行区。

“针对青岛工业互联网行业高端人才需求,以及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新型技术等相关领域,我们将开展高端专业人才的非学历培育、技术转化以及创新创业工作。”青岛科技大学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与高端人才培育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海尔卡奥斯作为首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赋能15个行业物联生态,覆盖60个细分行业,聚集3.4亿用户资源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市北区与海尔卡奥斯合作后,将依托卡奥斯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互联工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与核心软硬件供应、物联系统集成、大数据与产品级IoT、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业内人士表示,借助打造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市北区正逐渐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开放高地、投资洼地、产业承接热地。并且在参考深圳、东莞等产业园“工业上楼”的优秀案例后,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发展模式有力开辟了一条具有市北特色的新路径。

数字科技大道商务楼

新注册企业按区级贡献给予奖励

在最新发布的工业互联网集聚区产业政策中,记者获悉,市北区计划对2020年1月1日后新引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自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对年度区级贡献1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含)的,按照其实现区级贡献的50%予以奖励;对年度区级贡献2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含)的,按照其实现区级贡献的70%予以奖励;对年度区级贡献200万元以上(含)的,按照其实现区级贡献的80%予以奖励。此外,市北区将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改造、平台发展、金融服务配套等方面助力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执行长封昌红发布了工业设计赋能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工业设计产业将有效地链接需求侧、供给侧全链条,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而以此次签约入驻的青岛理工大学智能建造专业学科体系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兴数字化建设技术,采用新材料、新工法、新模式解决工程建造关键问题,将会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

2022年80%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引擎”,深入剖析市北区的工业互联网框架,基本可以围绕“个十百千万”的模式来解读,其中在“万平支点撬动、万家企业上云”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发挥研究院、行业协会、示范基地等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万平产业载体,推进万家企业上云,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设计赋能的先进制造业及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计划到2022年,完成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1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

此外,浪潮(青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唐立新表示,在集聚区建设中,企业将实现工业互联网在市北区的快速全面应用和高效运维管理。比如:建设基于统一标识解析体系的质量码平台,建设“云洲”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加快推动“数字青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市北区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

相关链接:“个十百千万”市北模式

一个核心提升

即围绕邮轮母港区,统筹推进周边老城区更新改造,通过港口功能的提升,带动新一轮工业互联网与航运、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百年城市建设原点实现全面升级;

十个平台赋能

即鼓励企业用好海尔卡奥斯平台的同时,依托港口集团、中车、青啤、浪潮等十个龙头企业打造特定行业标杆性平台,探索推进“行业共享、全球通用”的实践标杆;

百个场景开放

引导企业广泛参与新型网络设备、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咨询分析等工业互联网核心环节改造,培育供给技术活跃的产业生态,选树一百个以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工业APP、集成方案等为主要方向的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供应商);

千亩园区发力

即围绕工业互联网,聚焦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数字科技、跨国公司总部、高端新材料千亩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推动全区差异化功能的产业布局;

万平支点撬动

万家企业上云

发挥研究院、行业协会、示范基地等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万平产业载体,推进万家企业上云,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设计赋能的先进制造业及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

企业面面观搜索

形成共存共荣共发展的“生态圈”

青岛首个“工业上楼”产业园自开建以来,就受到本土企业的重点关注。加快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让存量土地实现倍增效益,使得青岛的工业自主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转型升级。入驻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代表企业、青岛赛飞特风险防控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迪表示,例如节能环保、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入驻,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后盾,可以逐渐形成行业领域“生态圈”,共存共荣共发展。

而市北区是多所高校的聚集地,人才集中度高。借着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契机,我们在市北区注册了公司,希望未来在自然灾害、城市安全、信息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充分发挥我们的专家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城市安全生态建设,期待有机会参与和共享市北“新经济”红利,在市北区新业态发展洪流中“大展身手、有所作为”。

以建设首批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为契机,将发展工业互联网集聚区视为一大重要定位,抢抓工业互联网风口,是实现“换道超车”、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机遇,有利于打造产融合作、有青岛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前景一片光明。

工业物联网集群带来政策红利与安心

借助5G东风,工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青岛利恩迪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路表示,入驻园区将解决诸多切实的瓶颈问题。比如,在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因M0地块同时具备生产车间,办公楼,以及公寓,对于从全国各地引进优秀的电子制造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因M0地块属于工业物联网集群,通过与园区内的企业合作,大大降低我们的管理成本。同时,可享受政府对于高新企业的红利支持,让我们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与安心。未来,将在智慧家居,智慧停车,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优势,振兴实体经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