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幻”而艰辛的2020年,如果说有哪个行业不想按下“重启键”,一定是直播行业。疫情而催生的“宅经济”,让本就备受关注的直播带货一时间“横扫千军万马”,从网红博主到流量明星,从央视名嘴到创业者、企业家纷纷走进直播间,“不直播,无商业”成为共识。
“我只带国际大牌,不够大牌我不带,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随着“中年网红”罗永浩在直播间卖力“吆喝”,30秒5000台智能台灯售罄,这款智能照明产品来自于青岛品牌“Yeelight易来”。“作为一个科技型创业公司,不顺应时代的浪潮当然不行,直播这波风口一定得跟上。”Yeelight CEO姜兆宁如是说。
不仅仅是科创型企业,也不仅仅是单纯营销,经此一疫,直播近乎成为企业标配。一方面是直播平台的生态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可满足多样化行业的场景需求,一方面是疫情打破了用户有的生活工作习惯,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脚步。这样看来,企业试水直播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儿。
青岛蓝领求职平台职多多在疫情期间面临劳务市场低靡,劳动力流动受限的情况下,开启了用短视频、直播、在线面试等手段提升业务效率。“我们用直播的手段做一些内容输出,从观看的人数,互动的频次来说,效果比预期好很多,也有了一些业务的转化。”职多多创始人陈黎晖介绍,企业之前曾运营“直播+”,是希望直接增加订单与业务,现在主要是将市场与资源对接,这是一种全新探索和思路的调整。
可见,对于企业来说,直播并不仅仅等同于“带货”,直播正成为未来商业变现和数字化营销的重要模式。
在后疫情时代,直播不仅仅是企业的必修课,也成为智慧城市的新考题。目前,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一业带百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上海、江苏多个地方也纷纷打出了支持数字经济的“地方牌”。近日,青岛市出台《青岛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将青岛打造成中国北方直播电商领先城市。
大浪淘沙,胜者为金。广阔机遇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头部企业经过多年深耕,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的直播需求和功能偏好,如何针对垂直领域提供更多服务维度,抓住用户需求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一台设备、一个入口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疫情催生了直播业务的极度饱和,那么在后疫情时代,企业唯有继续深耕细分赛道,持续提升用户粘度的存量与流量转化,才有望在激烈的直播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姜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