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济青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2025年初步建成

力争到2025年,全省以济南、青岛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初步建成,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充分发挥济南、青岛两极示范带动作用,采取“一区两翼”模式,按照“错位+融合”的发展路径,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发展格局。

山东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善,为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济南、青岛两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全省具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企业广泛分布于软硬件支撑层、前沿算法技术、垂直应用等各领域,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正在孕育成长。但总体看,山东省有的地方和企业对人工智能在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及产业支撑力不足,产业规模偏小,基础研发能力薄弱,尤其芯片、传感器、算法、深度学习等基础核心技术方面差距较明显,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生态储备不足,未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全省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抢占黄金机遇推动产业发展,济南和青岛两市要采取“一区两翼”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和资源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和融通发展等,加快推动先导区建设,打造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高地,推动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区两翼”模式

按照实施方案,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两极示范带动作用,采取“一区两翼”模式,按照“错位+融合”的发展路径,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发展格局。在核心算法、应用示范、标准制定、创新平台、开放交流等领域先行先试,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环境,推动先导区人工智能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强实力,全面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将注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生态赋能和融合发展。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环境营造等方面作用,加强对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的谋划,推动优质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推进项目、基地和人才等统筹协调布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主导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分步骤、分领域推进产业发展,扩大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效应,加快形成技术和产业的新竞争优势;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应用,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推人工智能人才和科技成果在先导区落地发展,提升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速融合,形成一批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增强人工智能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撑渗透能力。

产值达到300亿元

按照要求,山东将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成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试验场”,不断放大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赋能”效应,推动智能经济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增长点。力争到2025年,全省以济南、青岛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初步建成,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将着力实现“三个一批”。

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形成一批拳头产品、特色创新型企业和标志性产业集群,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领域,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

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测评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培养壮大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云计算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等综合性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基于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领域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更加普及。

全生态协同创新

实施路径将以先导区创建为落脚点,按照“龙头企业建链、重点产品延链、平台建设补链、优势融合强链”的总体思路,促进人工智能产品链、资金链、人才链全生态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向终端产品迈进、向新增长领域集聚。

其中,龙头企业建链。支持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优化布局中的整合作用,对人工智能前瞻性优势资源的集合效应,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重点产品延链。突破一批重点人工智能产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优势产品及产业集群。

平台建设补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数据开放平台、超算平台、开源开放共性技术平台、标准测试评估平台、产学研用协同研发平台等,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壮大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省云计算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E级超算中心等综合性的人工智能公共计算平台,搭建满足应用场景和行业应用需求的计算集群。

优势融合强链。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济青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带动济青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发展,强化政策协同的制度衔接,共享公共服务的普惠和便利,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其中,在智能轨道交通方面,依托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运用,提高产业技术协同研发和增值服务能力,打造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和集成服务基地。

打造应用示范场景

按照规划,山东省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济南、青岛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等,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产品研发、应用示范、场景开放、企业培育、平台建设、合作交流等工作,着力打造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鼓励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人工智能项目。

同时,积极搭建创新应用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揭榜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并对成功揭榜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发挥我省制造业基础雄厚和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开展面向工业、交通、安防、金融、物流、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场景应用需求,积极搭建应用场景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推广优秀解决方案和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加大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引导发挥行业联盟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对接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智融齐鲁”人工智能助力全省工业技术创新深度行活动,组织优势产业同基础软硬件、前沿算法技术、各垂直领域优势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对接,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建设人工智能产业赛道,挖掘人工智能优秀项目,推动人工智能产品落地,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等创客团队积极参与。

此外,还将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技术产业化应用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多渠道、多途径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和管理团队,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和企业,积极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创业。加大人工智能实训力度,支持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培训合作,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建设结构优化务实高效的人工智能人才梯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