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宋大伟) 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0年5月16日至18日召开,今天,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交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康说,今年他带来多项提案,包括对外开放单位内部餐厅、建设青岛“公路旅游港”、推行青岛建筑屋面铺绿工程以及规范城市渣土运营管理等内容。
向社会开放单位餐厅,建立“中央厨房+社区大食堂+配送入户”的设施布局和服务网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帮助老年人解决就餐不便问题,提高养老餐配餐服务能力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与群众同吃同住,这是走出去接地气的一种,而将单位餐厅对外开放,让市民与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另一种请进来的接地气。”青岛市人大代表、交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康表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助餐工程,逐步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大食堂+配送入户”的设施布局和服务网络。
为此,交运集团计划将辖属地在市北区的单位内部餐厅全部对外开放,同时联合市北区政府和市民政局,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助餐工程,逐步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大食堂+配送入户”的设施布局和服务网络。为进一步加大我市各单位内部餐厅对外开放的力度,本着“为民服务、扶老助残、以奖代补”的原则,提出建议如下:
建立“为民服务”导向。单位内部餐厅的对外开放,既利用了资源,又让附近居民得到了实惠,是多赢之举、为民举措。建议各单位内部餐厅对外开放,通过小中见大,感受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树立起一道标杆,起到榜样作用,层层开放,扩大惠及面,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这一实惠,体现一种大面积的送温暖。
突出“扶老助残”功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空巢独居老人逐渐增多,买菜做饭成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而使用燃气烹调也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由此单位内部餐厅对外开放,可解决单位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就餐难的问题,还可以为他们创造融入社会、互相交流的条件。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提供电话订餐预约服务,送餐上门,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善举。
形成“以奖代补”机制。单位内部餐厅普遍不以盈利为目的,价格较低,饭菜质量较好,既安全又卫生,必将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就餐。建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由市、区财政给予补助,使单位内部餐厅对外开放得以持续经营,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获益,促进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建设青岛“公路旅游港,打造“互联网+交通旅游”平台
结合我市发起的“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在深度分析青岛主城区道路交通状况和旅游旺季对城市管理运转造成巨大冲击的基础上,刘永康提议以“合理规划,领导有力,多方共建,一个主体”为原则,建设青岛“公路旅游港”。
合理规划,以青岛主城区为依托,形成15公里(第一岛链)、30公里(第二岛链)和60公里(第三岛链)左右为半径的环状分布带,分流进入中心城区车辆,通过遍布青岛全域的交运汽车站、旅游集散中心,以及常规公交线网、定制公交线网(接驳、换乘、摆渡、网约)和旅游线网(观光巴士、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实现港与港间和港区与景区、城区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配合,实现即停即走,既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滞留和占用时间,又保障游客方便快捷到达目的地。
行业引领,组建由政府牵头的权威性协调机构,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高效合作,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多方共建,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公路旅游港游客服务和城市交通保障双职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建议采取PPP模式,对于承担政策性职能的部分,由政府提供相应的资源投入(如:土地资源、营运补贴等);对于竞争性领域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双招双引”,引入优质经营资源与社会资本,提升效率和质量。
专业运营,由交运集团作为公路旅游港的运营主体,打造“互联网+交通旅游”智慧平台,为进港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为入港车辆(旅游大巴和私家车)提供维修救援、安全检查、驾驶员培训教育等专业服务,助力我市全域旅游的发展。
创新城市建设观念,将屋面绿化纳入绿色建设范畴
刘永康认为,无论是标志性的大型公共建筑还是居民住宅,城市建筑物的屋顶都是最刺激人感官的地方,是展示一个城市建筑和绿化水平、树立城市形象的窗口。本着“创新观念、严把质量、安全防护、长效管理”的原则,刘永康提议推行屋面铺绿工程。
如何推行屋顶绿化?刘永康认为,应创新城市建设决策观念,将屋顶绿化纳入绿色建筑范畴中,并将屋顶绿化作为区别于地面绿化的新行业,予以扶持和管理;严格把关屋顶绿化质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屋顶绿化做好后,定期进行维护修理。
规范城市渣土运营管理
结合“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在深入调查我市渣土运输市场现状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经营主体多、散、乱,从业人员野蛮装卸、野蛮驾驶,运力结构滞后、车辆排放超标、污染撒漏严重,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刘永康认为,构建“政府主导,特许经营,专业运输,绿色运营”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规范城市渣土车运营管理。
刘永康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将渣土运输管理纳入各区、市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出台相关问责规定,强化监管效果;严格准入条件,对确定的特许经营企业,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资格,未取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一律不准从事建筑渣土运输处理活动,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及时清除违规企业;同时出台车辆入市标准,借鉴深圳经验,在国标中选择适于渣土运输的5.6、2.3、0.9米车型,封盖密闭,满厢载重约15吨,刚好不超载,切断违规超载根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