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开展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挂牌,推动地方试点;自然资源部2020年5月印发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推动开展海洋、森林等生态资源资产和生态产品核算,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生态产业化新动能。对此,建议青岛率先开展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作为“海洋攻势”的新任务。
建立确立海洋生态产品新理念
海洋生态资源资产主要指国家所有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水资源、海岸资源、滩涂资源、沉积物资源、岛陆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及海面上空底层大气资源等。
海洋生态产品主要指海洋和海岛生态系统提供三类产品,分别是生态物质产品,如水产品、负氧离子、清新空气、生物医药原料、贝壳工艺品原料、海洋能、风能等;环境调节服务产品,如气候调节、废弃物净化、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海岸防护等;文化服务产品,如景观价值、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文化产品创作、科研服务等。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主要核查计算青岛海域上述三类生态产品实物量、质量和价值量。具体行政区当年直接和间接利用的全部生态产品价值总和也称为海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GEP与GDP、绿色GDP不是一个概念,存在很大不同。GDP主要来自生产空间,绿色GDP是扣除环境损害代价后的GDP,虽然含金量提高了,但还是GDP。而GEP主要来自自然生态空间,是人类每年从海洋和陆地直接和间接利用的自然生态产品,是当前统计局不统计的。
全面摸清海洋生态资产家底
开展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填补青岛“海洋攻势”的重要空缺。青岛海洋生态资源丰富,海岸线长817千米,49个海湾、69个海岛,内海8405平方千米,总海域面积1.22万平方千米。拥有唐岛湾、胶州湾、西海岸、灵山岛、大公岛、文昌鱼等6个自然保护地,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080平方千米。这些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青岛海洋生态空间的主体,每年为青岛人民提供了多少生态产品、有多少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能不能支撑现有1000万常住人口和外来游客的需要?到2035年、2050年,需要多大面积的海洋生态空间?摸清海洋生态资产家底,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
青岛正在推进的“海洋攻势”考虑的比较全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还存在重要空缺,基本没有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理念,基本没有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工作任务,基本没有打造海洋生态产业化链条的思路,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建议政府部门联合制定试点方案
由于试点任务牵涉多部门的职责,也需要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建议成立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海洋发展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和林业局、青岛银行、市国有企业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青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方案。主要试点工作任务包括青岛海域和海岛生态资产和海洋生态产品的实物量、质量和价值量的调查统计、评估与核算;青岛海域和海岛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机制的设计,主要包括市场化制度、管理主体、参与主体、交易平台、交易产品、产品定价、报价和出价、产品质量监管、交易监管等;青岛海域和海岛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交易市场实体化运营试点,选择企业开展3-5年的试点,总结经验,完善市场化方案;尽快开展青岛海洋生态产业化战略研究,指导十四五规划制定。主要包括三项任务,分别为青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规划编制,青岛海洋GEP和海洋GDP双增长战略编制,青岛海洋生态产业化发展规划编制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