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市政协委员、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总经理辛贤雷:开辟青岛“海上公共交通巴士航线”



青岛是国内外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相比于国内其他旅游度假城市,青岛最大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整合夜生活资源,推出系列“海上夜游青岛”产品,打造大型夜游城市活动;《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海上娱乐等海洋业态,开发海岛休闲旅游特色产品;《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完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由此可见,青岛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我市海上旅游发展,海上旅游是青岛市文旅业、交通运输业和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

海上旅游市场面临转型阵痛

海上旅游指的是海上旅客运输,由持有交通部门审批的《水陆运输许可证》的单位、《船舶营业运输证》的客船和《船员适任证书》的船员在沿岸的码头站点从事经营活动。青岛的海上旅游起步较早,但是发展缓慢, 旅游线路及产品的设计单一,体验度不高、服务不到位、吸引力不足,海上旅游市场存在“小、散、乱”,恶性竞争、客船档次偏低等问题。

近几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行业面临转型阵痛、传统旅游市场低迷,游客人次逐年下降等原因,我市海上旅游发展进入瓶颈期,从业单位普遍经营困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各家单位更是严重的打击和影响。有专家分析,旅游市场完全复苏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业单位要做好较长时期市场低迷萧条的准备。

整合建立海上交通旅游网络

当前青岛海上旅游遇到经营危机,在行业发展的“至暗时刻”,建议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从业的各家单位应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建议政府一体规划、整体打造,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我市沿海岸线的码头、站点和客船等资源,联合各家海上旅游从业单位,开展海上旅游的统一运营。

建议市政府成立推动海上旅游发展的专班,牵头组织交通运输局、文化旅游局、海洋发展局等相关部门,及青岛市旅游协会、青岛市海上旅游协会、青岛市海岸工程学会、青岛市海洋学会等相关协会学会,共同研究论证、制定运营发展方案。

建议由交通部门统筹布局制定青岛海上交通旅游网络,设立“海上公共交通巴士航线”,借鉴陆上公交公司旅游巴士的运营模式,和前几年出租车公司整合改革的方式,将沿海的现有码头站点设置成为海上的“公交车站”,营运客船是海上的“公交车”,从事海上旅游的各家企业共同参与,统一组织调派、统一售票,整体运营。并对参与“海上公共交通巴士航线”项目运营的单位提供像陆上公交系统类似的公共交通财政补贴。

这种以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和海洋发展结合的创新方式,政府引导企业抱团共同发展的模式,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海上旅游“小、散、乱”,以及恶性竞争等问题,从而实现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可以帮助各家从业单位渡过当前难关,推动疫情后青岛海上旅游的复苏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