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闯出自贸赋能的“青岛经验”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力争年底完成70%试点任务

4月16日,“琳达”号滚装船从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公司码头装载完356辆韩国现代汽车后顺利离港,这标志着青岛港乘用车国际中转业务正式开通。

3月2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联合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创新“区局联动”机制,以视频连线云签约的形式,成功签下总投资381亿元的18个现代金融业重点项目。这其中,平安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分别设立自贸试验区分行,将在重点支持蓝色经济发展、聚焦跨境金融等领域开展服务,自贸金融攻坚战打响“第一枪”——在外贸外资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稳外贸稳外资工作面临新挑战的当前,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显示出了开放发展最前沿的担当。

在山东自贸区3个片区中,全域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片区,占地52平方公里,约占山东自贸区的43.3%,面积最大;承担106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占全部试点任务的94.6%,数量最多……“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保税港区、国家级开发区四区叠加,让青岛片区成为开放倒逼改革的最好试验场,也被青岛市视为全市新一轮大发展的‘燃爆点’。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推动青岛片区成为青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引领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区。”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自贸片区)工委书记孙永红表示。

“扩大开放”“国际合作新平台”“国际大都市”,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当下青岛片区建设中,“开放的窗口”这一属性尤为突出。

“国际客厅”的搭建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去年11月28日,总面积约7.8万平方米的青岛德国“国际客厅”啼声初试,在青岛片区揭牌。揭牌当天,就签下总投资10.7亿欧元的10个德资项目。

按照省委“青岛要在与日韩合作上大胆探索”的指示精神,青岛日本“国际客厅”已在青岛片区启动建设,上半年即可启用。中日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也按照“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域”的目标,正在加紧规划建设。

依托“国际客厅”这样的开放载体,成立半年来的青岛片区已经尝到了甜头:作为“国际客厅”建设主体的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在自贸区挂牌前,每年新注册企业不到百家,而在挂牌后的半年里,就新增注册企业248家。

“去年8月获批至今,青岛片区全域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494家,其中外资企业80家。”青岛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局长孙晓辉告诉记者,“克服当前疫情不利因素,我们将继续创新招商形式,网上设立‘双招双引会客厅’,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将项目洽谈初期和项目签约后期的招商服务搬到网上,大力推行线上招商、云上签约,确保年底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到2022年区内企业主体不低于3万家。”

与企业主体数量迅速膨胀同步,依托全面开放的更高平台,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五大高端产业在这里唱起主角,新旧动能转换动力强劲。

3月18日,克服疫情影响,总投资3亿美元的国际半导体产业园通过视频连线完成签约,项目将引进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上下游高端产业链企业,与此前落地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项目共同构成了半导体“巨无霸”研发生产基地,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缺芯少面”局面一举改写。该项目投资方美国莱为特集团高级副总裁阿姆·萨德在视频中表示:“依托这两个项目,这里必将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高端集聚区,形成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半导体、机器人产业集群。”

开放引来的项目麇集固然可喜,而青岛自贸区更看重的却是制度创新——以开放倒逼改革,才是青岛片区谋求优势的根本。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青岛片区集聚了功能区‘国家队’,并且都有相应的政策。”省商务厅副厅长、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型成告诉记者,“青岛片区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尽快理顺体制机制,将各功能区叠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特别要在海洋经济、港口贸易、现代金融等领域,创出青岛特色,闯出青岛经验。”

今年2月,全国首创的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在青岛片区落地。这项专业化的新探索带来的效益不可低估:以往,产能占全国60%以上的我省地炼企业,普遍使用的是价格高昂,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混兑的原油;业务创新后,企业在青岛港即可进行混兑调和,可降低巨额综合成本。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这项创新今年即可为港口新增外贸进出口额约9亿元人民币,并带动和实现油品贸易、金融、航运等为一体的全程物流供应链发展。同时,随着与此类似的另一项探索——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试点后续落地,将吸引大量船舶将青岛港作为目的港或中途停留港,从而有力推进青岛港国际枢纽港地位的早日确立。“毫不夸张地说,这两个试点就能为青岛和山东的全面开放增添有力的筹码。”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隋斌说。

改革中自有真金白银,全力促进改革红利的尽早充分释放,青岛片区正时不我待。目前,已有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等24项全国领先的创新政策在自贸区青岛片区落地。同时,还有50项政策正在探索中。孙晓辉介绍:“青岛片区承担的106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展开。国家规定年内完成50%,我们自我加压,头拱地、往前冲,力保完成70%。”

“账面数字”上推动试点任务加速落地的同时,更令人期待的是充分挖掘出自贸区的“赋能”内涵。“我们不能拘泥于这106项试点任务,还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的制度创新空间和试点权力,消除有效制度供给不足这一最大短板,和全国最好的比、最先进的学,挖掘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让青岛片区真正成为集成性创新成果荟萃的发展高地”——孙永红如是阐述。

为营造“自贸”级别的营商环境,青岛片区行政审批部门将117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行“受理、审核、出证”一站式服务,全部实现即来即办。疫情期间,为助力复工复产,又通过实施网上申报、微信答疑、电话指导、免费双向快递等系列措施,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98%,实现极速“秒批”。“这样的审批速度,放眼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胡英说。

此次疫情,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资外贸的影响必然深远。“青岛片区要通过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先期摸索及时查找不足,形成成熟做法后,通过省里立法和地方规范性文件固化规范。”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派青岛市省人大办公厅“四进”工作组组长明铭告诉记者。

青岛片区正在启动的“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改革,就是这样一场“自我革命”——通过审批、监管、执法信息无缝对接与互动,与招商、信用、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互联互通,同时引进基于物联网与区块链的新技术,建立企业从招商引进到经营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系统自动生成经营实体许可事项年检情况,监管部门和企业相关合作伙伴,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企业情况。这样,“一链统筹、各方协同、信息共享、全程监督”,诚信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红利”,失信企业或个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经济实体和监管部门就从大量相关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了“放得更活、管得更好”。

“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自由流动程度,是检验自贸区成色的根本衡量标准。我们这项改革的关键,就是抓住了‘管得住’这个核心,就自然敢于放‘活’了。这种理念,在全国当前的改革中也是走在前列的。只要落实好,就会使自贸区‘自由’这一要求变为现实,形成真正的软环境优势。”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赵士玉表示。

来源:大众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