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参加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青岛市立医院8名医护人员,完成14天的隔离休整返回青岛,终于得以与家人团聚!
第一批援鄂医疗队,1月25日大年初一出征黄冈,离别家乡亲人已是70余天。
盼归
凌晨不到5点, 市立医院党委书记杨九龙带队迎接的专车就到达了隔离休整点章丘舜耕山庄生态园。
战友话别。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由20多家医院组建,共同战斗的经历,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一个紧紧的拥抱。
56岁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潘胜奇,是医疗队里的年长者,很多年轻队员争相与“潘大叔”拥抱话别。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隔着车窗,跳跃着击掌告别。
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为每位队员和派出医院写下感谢信,制作了纪念册。
团圆
凌晨5点,迎着朝阳,启程回家。
鲜花、红毯、欢迎横幅,东院门诊大楼前,同事和家人翘首期盼,夹道欢迎。
“马上就能见到妈妈喽!”秦贤7岁的儿子激动得手舞足蹈。 宣世英总院长:“你妈妈换发型了,还能认出来吗?”小家伙自豪地说:“我有我的辨别方法!”
交警列队,警车、摩托车开道,这是欢迎英雄的最高礼仪。
10点半,载着英雄的大巴准时到达医院。
“欢迎回家!”欢迎的队伍喊出多日的期盼和心声。
队员们走下大巴车,青岛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隋振华带领卫健委领导班子,和医院领导一起,簇拥迎接,献上鲜花。
铭刻
医院举行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党委书记杨九龙主持,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派出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医疗队员一一抒发了他们的回家感言:“感谢岛城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社会的付出。”“我为我是市立人感到骄傲”“祝愿祖国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祝愿市立医院明天会更好!”
“今天,我们像过节一样,像欢迎亲人一样欢迎你们回家,初一出征时的景象历历在目。”宣世英总院长致辞,深情回顾了援鄂医疗队的艰辛历程,用十几个“忘不了”细数了每一位队员的感人事迹, 动情之处,几度哽咽,现场无不为之动容。
让我们跟随时间的指引,回看医疗队黄冈抗疫的动人时刻:
出征:万家团圆你逆行
1月25日,正月初一,12名医护人员紧急集结,首批8名队员作为青岛市第一批医疗队出征湖北。
星夜兼程,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机场送行。
开荒:挺近黄冈“小汤山”
1月26日,凌晨2点抵达黄冈,医疗队连夜建立工作机制、救治体系。
1月27日晚,医疗队挺进临时启用的黄冈“小汤山”——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从零开始,连夜开荒。
鏖战:战天斗地抗顽疾
1月28日,医疗队员进驻医疗中心,40个小时完成隔离病区建设、全部床位收满病人,与新型冠状病毒短兵相接。
初期物资匮乏、天气湿冷、语言不通.....没有地标线就用绳子、塑料袋、塑钢窗包装自制,语言不通就自学,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1月31日—2月2日,潘胜奇作为山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派出的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紧急前往黄冈市黄梅、武穴疫区指导疫情救治。
休整:终盼“零”新增
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医疗队员轮休调整。鏖战正月,终盼龙抬头:黄冈当日新增病例数为0,从最初的新增病例突破百例,到276例的峰值,再到零新增,一个月的疫情数字变化,彰显了医疗队的战果。
返岗:守初心 慎终如始
3月2日,队员结束休整,返岗工作。他们慎终如始,施以救治、伴以温暖和鼓励,直至最后一名病人出院。
清零:终聚首 不辱使命
3月18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清零”,我院8名队员也得以首次聚首。所在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48人,普通医疗组收治119人,其中重症37人,危重症2人;重症ICU收治27人。总体重症危重症占比45%。
撤离:破楼兰 英雄凯旋
3月21日,8名队员跟随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撤离黄冈,由武汉搭乘专机返回济南,进行隔离休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