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开足马力促生产,山东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海外订单、产能翻倍、项目过审、满负荷运转……自复工复产以来,山东各地勇于破难,开足马力抓订单、拓销路、忙生产,铆足干劲复工达产、全力攻坚,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惠民惠企 推出“亿元春暖行动”

在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项目施工现场,“山泉湖河城”五大超高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该项目于2月11日在五座建筑中率先取得复工许可,在历下区委区政府和区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完成了租赁宾馆为隔离区、办理健康证明、点对点包车及核酸检测等步骤,目前已全面复工,开始实施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和二次砌体等工作,全面吹响了复工复产、加快项目建设的号角。

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大疫情防控战场,济南历下区始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出台“亿元春暖行动”惠民惠企政策,鼓励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复产,用真心、暖心、诚心全力提供星级服务,决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记者了解到,这些优惠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比如,对一季度零售额实现正增长的重点商贸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30 万元,营业额实现正增长的限上住餐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 万元。鼓励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市场,疫情期间,按照物流运输成本的30%给予一次性补贴,每个企业不超过5 万元。

目前,以“山泉湖河城”五大超高层为代表的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18个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其他项目复工生产提速提效。

智造赋能 用工减7成产能翻1倍

3月17日傍晚,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灵山镇的方冠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如约完成中国重汽的订单,将30万片刹车片装车发出。该公司复工1个月以来,在工人仅到岗三分之二的情况下,满负荷完成120万片刹车片。

走进青岛方冠压制车间,公司自主研发的六工位全自动一体化压机机械臂灵活地操控着六个压机。按照常规,每台压机就需要一名工人。整个占地近10000平方米的车间,需要完成压制、开槽、倒角等六道工序,却仅用10多名工人照看自动化设备。

在混料车间,偌大的自动化混料设备就占地500多平方米,以往整个工艺需要30多人凭经验和技术随时掌握投料数量、搅拌工艺、出料时间,对工人要求高。“工业互联网改造后,通过流量传感器精准投放原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控制搅拌工艺、出料时间,仅用6名工人的情况下,实现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96.5%提高到99.7%。”公司董事长助理纪晓亮说。

“公司三分之一的工人是外地的。虽然部分工人很难及时到岗。但是因为我们前期的工业互联网改造,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只服务于机器,所以对工人的依赖并不像之前那么强。”纪晓亮介绍,自2017年起,在即墨区的推动下,公司每年对生产流程、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原先300多名工人满负荷每天可生产2万片,现在仅70多人,就可以每天生产4万片刹车片,用工减少7成,产能却提高了1倍,年产值也由6000万元提升到1.7亿元。

技术领先 1000万元海外订单当即拍板

日前,位于潍坊光电产业园的新力超导公司,与万里之外素未谋面的捷克客户开了一场不同凡响的视频洽谈会。视频过程中,捷克客户当即拍板,开出了价值1000万元的大订单。

素未谋面,开个视频会议就签下千万订单,新力超导使出了什么“高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客户如此信任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洽谈技巧有多高深,而是因为我们十年如一日潜心研发,用自身的技术实力赢得了市场信赖。”新力超导董事长王兆连给出了答案。

这家主要从事超导磁体、超导磁选机、超导除铁器研发制造的企业,看上去规模不大,却拥有实力强大的学术委员,聚集了十三名国内权威专家。同时,企业还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中科院高能所超导磁体工程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超导磁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长串“头衔”,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超导磁选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T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新力超导的品牌,早就蜚声海内外了。

据了解,自开工复产以来,企业订单累计已达2500万元,迎来首季开门红。

双招双引 总投资超百亿项目通过评审

3月17日下午,烟台开发区举行2020年首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会。入场、演示,提问、评审……经过一下午的紧张忙碌,总投资达122亿元的重点项目全部过审。

据了解,本次评审项目投资方全部为所在行业或地区领军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优质业态,成长性好,对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烟台开发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本次过审的重点项目质量和投资额均高于预期,为全年招商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前不久,通过“云招商”“云签约”,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韩国丽源莎科技、路福电子项目成功落户烟台开发区。疫情期间项目推进非朝夕之功,一次评审会带来一批总投资过百亿元项目,背后是持续提升投资环境系列举措。

自2019年起,烟台开发区便实行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制度,加大专项用地指标、资金扶持倾斜力度,保障要素资源供给,有效破解重点项目推进堵点、难点。2月13日,世界500强韩国C&M株式会社投资的新能源汽车电子项目完成土地摘牌,项目顺利进入实施阶段。

疫情期间,烟台开发区成立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充分当好“店小二”,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全程服务,努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达效。

满负荷生产 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作为济宁市第一批正式复工复产的高新区企业,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在抓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瞄准市场需求,创新研发,狠抓生产,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在企业总装车间内,车辆经过车架预装,发动机、驾驶室落装,油水加注等流程,按照五分钟一台的节拍,启车下线。工人们按照各自生产要求,加紧赶制订单,现场一派繁忙。

目前,企业已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以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后续供应链产能的释放,力争3月底达到日产180台。

“从2月10号复工开始,我们工厂已经生产下线3000台车。其中海外订单生产组织一切顺利,保证所有的海外订单及时发车。我们现在主要发车的地区是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地区,现在生产一切正常。”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部副经理刘冬艳告诉记者。

近年来,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抢抓汽车行业发展新机遇,以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为研发方向,推出创新产品,抢占海内外市场,努力实现智能制造、智能化技术、智能化产品,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加足马力 跑出项目生产“加速度”

作为能源行业,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所生产的聚丙烯、次氯酸钠等产品是抗击疫情所需物资,汽柴油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肩负着市场保供责任。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东明石化各主要公司依然坚持生产,没有停工,从1月末疫情开始到2月上旬,通过采取低负荷运转等方式做好生产平衡,综合产能利用率降至80%;2月中旬后恢复满负荷生产,运行趋于正常。

目前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各装置均全部满负荷运行,实现完全复产。在抓好满负荷生产的同时,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将主要精力放到高质量发展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根据投资计划,2020年在建、新开工建设项目共计18个,总投资约255亿元。

目前复工项目有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裂化项目、100万吨/年催化重整项目等11个项目。2020年,东明石化还有4个拟开工省重大项目建设,分别为100万吨/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20万吨/年聚酯项目、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项目、东明石化产业园区规划项目。

同时,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今年还将重点推动300万吨/年减油增化和12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落地工作,以最大程度对冲疫情影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