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隐居大山的“怪老头儿”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刘学通的退役生活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崂山脚下山间小路旁迎春花已然绽放,海鸥在不远处天空中自由飞翔,山水之间,“怪老头儿”刘学通的院落呈现在眼前。

刘学通,84岁,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每天,第一件事是给附近村民诊断病情,拿起听诊器认真地给病人做检查,把脉,量体温,耐心地询问病人的饮食、睡眠等情况,开具药方,取药并叮嘱病人有些药他这里没有,去那一家药店买便宜等等。一个流程下来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顾不上歇歇,老人就开始了接待下一个病人。

刘学通出生于中医世家,退休前历任军事法院法医、青岛警备区保卫处处长兼军事法院院长等职务,退休后不甘于军休所清闲自在的生活,85年来到崂山沙子口镇南姜村开荒绿化、植树造林、义务行医,帮贫济困,这一干就是三十五年。

“解放前家里穷,兄弟六个,吃不饱,冬季大雪天跟着哥哥们去要饭,要饭要拿个短棍防狗咬,拿长棍有钱人家担心把狗打坏了不给吃的,那时候穷人活的不如一条狗。”说到这里,刘学通流下了眼泪。

“受过穷以后才知道穷人的苦,当了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才明白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刘学通说。“98年我承包了更大的一片荒山,周边没有路可走,到处是乱石杂草,土壤层流失严重,方圆几公里都没有人住。”

“面对困难,当兵的人说干就干,没有土我就花钱去附近村庄买,一口气买了500多拖拉机车厢土运到山上。缺树苗我就把刚买的二手伏尔加轿车顶绑上支架和行李,走哪住哪,跑到烟台等地买树苗,再一棵棵运到山上。绿化这个荒山花掉了我所有的积蓄。现在你看到这里郁郁葱葱,天然的氧吧很值得,这些年载种的樱桃、桃子等果树每年产量得有好几万斤,我都送给周围的村民了。”刘学通说。

山上环境好了,有些村民陆续搬到了山上居住,为了方便老百姓进出,他用积攒下来的退休金分六次修好了一条一百多米的水泥路。

崂山靠海近,村民大多出海打渔,许多老百姓患上了关节炎、腰椎病等骨病。进山后,刘学通和老伴儿背上竹筐走遍了大山寻找丹参、细辛、蜂窝等中药材。村民们听说山上住了个医术精湛的退役老兵后,都纷纷找来寻医问诊。

崂山区沙子口镇南姜村渔民曲同传说:“我下海打渔落下了腰椎病,疼的厉害时候在床上躺几个月起不来,刘老给我熬药治病,病治好了他分文没有收。”

78岁的王孔厚住在李沧区大枣园社区,股骨头坏死瘫痪多年,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王孔厚家人找到刘学通。时值寒冬,他二话不说赶了20多里路给王孔厚看病。经过20多次治疗,王孔厚可以下地活动了,这次他还是分文未收。几十年来帮过多少人,免费义诊多少次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我的家乡是蓬莱市石良镇庄头村,地处大山里的贫困村。小时候我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为了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脱贫奔小康,2010年我筹集了十几万元买了电视,活动器材,帮助村里建老年活动中心,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送了一床羽绒棉被。去年12月我又给村里送过去两万元现金和几万元的物质,并送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一个腕式血压治疗器。汶川、彝良、玉树地震我一共捐了24000元,这次新冠疫情,我捐了2000元。如果国家需要我再追加捐赠。”老人这样说。

闲暇之余,刘学通最大的爱好是剪报,在老人居住房间里,一面墙上贴满了他精心剪下来的报纸。“这张是习近平主席新中国建国70周年天安门阅兵,这张是习近平主席最近到武汉居民社区慰问群众,这张是我军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下水。”老人介绍说。

大家都说他怪,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要求的严格。“夏天山上蚊虫多,在树林里干活儿身上被蚊虫咬得流脓水。冬天山上冷,为了节约资金,舍不得烧煤取暖,睡觉前蹦蹦跳跳出汗了再钻进被窝。当兵的人不讲究吃穿,我脚上穿的这双皮鞋,我自己修修补补了好几回了还能穿,等开春了就能吃上自己种的黄瓜、茄子等蔬菜了,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喜欢这样的生活,看看我今年84岁了身体倍棒儿。”说着老人撸起袖子要展示二头肌。

活到老,干到老,为老百姓服务做到老,是刘学通做人的原则。三十五年来,他不仅是大山的“播绿者 ”,也是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通讯员 冯效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