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莱西法院在线调解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

2020年2月21日上午,承办法官与书记员来到莱西市人民法院夏格庄法庭,开始梳理手头的卷宗,逐案筛选、电话沟通,看哪些案件可以通过微信庭审办结。特殊时期,“微信庭审”这种办案模式,既能减少人员聚集,又能满足当事人快速、便捷解决纠纷的司法需求,在承办法官心目中无可争议地站在了众多办案模式的“C位”。

期间,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引起了承办法官的注意。原告青岛某科技有限公司为被告莱西某工厂提供车间除尘设备,设备安装完毕后,某工厂却迟迟未付尾款。案情并不复杂,相关事实也比较清楚。但某工厂为何未按约定付款?是经营不善导致资金不足,还是某科技公司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带着疑惑,承办法官和书记员分别拨通了某科技公司委托代理人和某公场负责人的电话,希望详细了解案件情况,找准化解矛盾的着力点。

经过电话沟通,承办法官才明白症结所在:2017年,某科技公司与某工厂签订车间除尘设备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合同签订5个月内某工厂付款34800元,在设备安装完毕、检验合格的5个工作日内某工厂付款23200元。在该合同履行期间,某科技公司作为中间人为某工厂介绍了其它业务,该第三方公司未能按约定履行合同。某工厂对该第三方公司十分不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怒之下便停止向该笔业务介绍人——某科技公司支付尾款。

找到了这纠纷的“病根”,就要对症下药。承办法官第一时间组建微信群让双方畅所欲言,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告知诉讼风险,同时为双方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经过反复沟通,双方达成和解,某科技公司当场撤诉。“好,鉴于当前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本案通过微信办理撤诉事宜,当前某科技公司已撤诉,某工厂一定要按期付款。”承办法官在微信群里叮嘱道。某工厂的负责人王某某郑重地说:“虽然我是个体户,但不会昧良心办事。”2月24日,某工程便支付了尾款。

一次微信调解,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烦心事。这种“无接触、有温度”的办案模式,让执法办案、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疫情防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人民法官为民司法、公正司法的使命与担当。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张海杰 通讯员 王子豪 张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