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在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门岗前,几辆装载耐克运动鞋的大货车正在排队,等待消毒后出厂。当天出库的五个集装箱柜的运动鞋将通过海运、空运的方式分别运往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
据悉,这是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自2月17日复工复产之后运出的第五批货物。
“你好,请到这边先检测体温,进行杀菌消毒,出示身份证登记好信息之后才能进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防疫检查之后,记者进入了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厂区看,在生产车间内,到处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记者看到,所有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员工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韩国大新交易株式会社投设立的耐克运动鞋定点生产企业,经过25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该公司已形成投资总额达8504万美元的青岛地区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基地。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管理常务洪尚奎告诉记者,尽管受疫情影响推迟开工,但公司在办事处的帮助下,一面严格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一面按下生产加速键,向着今年产值14亿元的目标进发。
复产复工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方面,作为胶州市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拥有4000余名员工,其中胶州籍以外的员工有大约800人,疫情摸排和防控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作为外向出口型韩资企业,停工停产就意味着之前签订的出口订单无法交付,企业面临违约和信誉受损的巨大风险。
“一开始韩方管理层对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不甚了解,对疫情防控工作有抵触心理,坚持要求按照原计划1月31日复产复工。”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总务部次长赵建告诉记者。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九龙街道办事处立即联系企业韩方管理层,通过报纸新闻等媒介向其说明目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并邀请韩方管理层参观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
经过办事处多方面耐心做工作,韩方管理层终于转变态度,同意延迟复产复工。与此同时,办事处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入驻企业,帮助企业建立一整套防控疫情的举措,包括建立台账详细摸排返胶员工户籍及行程史、建立返胶员工暂时隔离区和分时分区作业与就餐制度等。
“多亏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企业防控疫情参考指南,企业才能顺利复工复产。”该公司环境安全人事部长张圣昊说,从“一图四台账”管理,到企业疫情防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再到其他企业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办事处工作人员都事无巨细进行指导监督。
“我们学到了很多防疫知识,也将这些知识给员工们宣讲。”张圣昊说,2月17日开工首日,企业没有马上开始生产,而是先用半天的时间,给员工上了一次防疫科普课。
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面对辖区内企业众多、外来员工多、人口流动性大的难题,九龙街道严格实施不控疫情不复产复工的决策,紧紧抓牢疫情防控不松懈,扭紧企业复工“安全阀”,做到遏制疫情和发展经济两不误。
据了解,目前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有95%员工返回工作岗位,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困难都是暂时的,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早日实现今年的生产目标。”赵建说。
通讯员 隋丽君 张振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