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战“疫”一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岛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思达心脏医院积极响应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关于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号召,于1月30日派出5名医务人员出发支援武汉汉阳医院,与武汉人民一道,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岛城江城,众志成城。援鄂的这十七天中,他们是战士,全副武装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是勇士,以已之力筑牢安全防线;他们是亲人,是多少个家庭远隔星海的牵挂;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家乡人民渴盼凯旋的青岛人。

青岛思达心脏医院5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汉阳医院

吴伟:只恨没有三头六臂可以帮助更多人

青岛思达医院总护士长吴伟因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初到疫区便被安排进呼吸科病房。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每天最大的障碍可能莫过于最常规的打针了——由于患者病情重,血管条件差,护士又带着两层橡胶手套,平常轻松的“一针到位”却变成一件不大不小的难事。多年从事重症护理工作的吴伟凭借以往的经验和较好的心里素质,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少痛苦。

吴伟所在的科室,患者大多带呼吸机或长期卧床,每1-2小时需要翻身一次,再加上护目镜、防护服、纸尿裤、口罩的层层“包裹”,一天下来,吴伟的身体总是僵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不知道多少次。七十多名患者,每人一天至少六个吊瓶,算下来,一天至少四百多个吊瓶。与巨大工作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只有三名护士上班。不知道从第几天开始,吴伟的脚踝出现了严重的凹陷性水肿。

吴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当地与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开展工作。

身体上的劳累尚能接受,但患者病情的瞬息万变却让她的心情愈发沉重。到当地医院的第六天,从早交班开始就连续抢救。一位婆婆身边没有亲人,中午时她按铃说想让吴伟给她喂饭。因为中午是一天里最忙的时段,人员少、更换的液体多、收入院患者,吴伟一路小跑都干不完,所以她轻声对婆婆说:“婆婆,您稍等,我给别人换上吊瓶马上就回来!”婆婆点点头。

短短几分钟,婆婆没等到吴伟回来就去世了。吴伟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她只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可以同时帮助更多人!她愧疚没能让婆婆吃上最后一口热饭就离开!她期盼,明天太阳升起时不会再有死亡!

刘赟:压抑、忙碌和担忧,不在前线难以想象

青岛思达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赟是一位武汉儿媳妇,本来计划春节一家三口一起回武汉过年。后来因为武汉疫情把机票退了,她开玩笑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今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武汉,这大概就是和武汉的缘分吧。

自疫情发生以来,武汉汉阳医院每天要接诊大量的病人,急诊量和发热门诊量增加了二十多倍,住院量增加了五倍,全体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到达当地后,刘赟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立即投入到了一线工作,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

到达武汉之前,她已经考虑到会很艰苦,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实比想象更加严峻,除了要防范无处不在的病毒,面对医疗设备短缺、防护物资不足等问题,大批患者排队等待救治,种种考验摆在她面前。在接诊病人时,有些老年人说方言,语言沟通不顺畅,她总是耐心地多问几遍,直到问清楚为止。由于前线防护物资比较紧张,刘赟工作中尽量不喝水、不吃东西,节省防护装备。紧张的工作结束之后,回到宿舍,虽然已经筋疲力尽,刘赟还要坚持把一天的工作再梳理一遍,查漏补缺,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好准备。

魏勇(左)和刘赟(右)送上元宵节祝福

按照汉阳医院的流程,给患者气管插管需要麻醉师来操作。但是,有一天,刘赟医师接班后突然发现一位患者呼吸困难,心率也不好,通知麻醉师已经来不及了,她当机立断,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最终患者被救回来了,匆忙赶到的麻醉师为刘赟的专业、果断点赞。

“每天的压抑、忙碌和担忧,是不在前线的人难以想象的,所有的苦和累都只能压在心里,默默的承受住着一切,和队员们一起努力,互相鼓劲,早日战胜疫情。”刘赟说道。

张贵敏:吃了半个月泡面,她喂老人吃上第一口热饭

青岛思达医院心内科护士长张贵敏去的科室是武汉汉阳医院呼吸一科。由于很多医护工作人员已经被感染,仅剩下2名本科室护士,平时的护理工作都靠其他科室的护士轮转支援,这对于疫情下的呼吸科病房工作是相当不利的。

第一天,张贵敏和一名90后的年轻护士搭班,负责39名病人,其中有8名重症患者。张贵敏年龄大、工作时间长,主动分担操作性强、感染危险性高的工作。分工完毕,进入隔离病房后,她即刻开始测量生命体征、采血、测动脉血气、输液、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翻身拍背、督促咳痰等等工作。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打完一个病房的针,衣服就得湿透一次。张贵敏与小护士配合默契,工作井然有序。

张贵敏用文字的方式,向家人、亲人报平安。

也正是在第一天,张贵敏遇到一对老夫妻,分别被隔离在两个病房。询问得知,老两口一家都被感染了,儿子和未出月子的儿媳妇被隔离在金银谭医院治疗,家里还有一个未满月的孙女和五岁的孙子交给保姆在家看护。

大爷的病情更重一些,末梢氧饱和度一度低至69%,大小便失禁。就在给大爷更换床单、被褥时,张贵敏得知,因为没有家人送饭,老两口已经半个月没吃一口正经饭,天天吃方便面。张贵敏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也是这个年龄,顿时泪流满面,她擦干眼泪安慰大爷说:“大爷,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一定能战胜肺炎!”

当天中午,张贵敏就把自己的盒饭送到了大爷的面前,并再买了一份送到隔壁大姨的餐桌上。大爷由于病情重,边吃边喘,毫不夸张地说吃口饭得喘上一分钟!张贵敏就用小勺,一口一口慢慢喂他。老人动情地说:“这是2020年我吃过最好吃的饭了!谢谢你!”看着大爷露出了久别的笑容,张贵敏的心中更增添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

魏勇:只有我们冲在前线,才能让更多的城市成为后方

“今天看到思达心脏医院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的消息,我想到了魏勇,我想他应该去,而且他一定会去!然而,当我给他打通电话,证实这件事的那一刻,我流泪了,有心疼、有牵挂,更多的是感动!他一再叮嘱,不要告诉他的父母,别让他们担忧,我都答应了,但我相信,我哥哥、嫂子都是好样的,他们也会和我一样支持他!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康,为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这是青岛思达医院主治医生魏勇的姑姑——潍坊卫恩医院院长魏春华,在得知侄子驰援武汉时写给思达院长的信。

魏勇到达汉阳后,当天紧急上岗进入急诊科,这是所有急症、危重症患者聚集地,每天10小时高强度的工作量,大多数时间中午不吃饭,直到实在饿了吃点,主要为了节省防护服,因为脱掉一次就只能废弃,在物资紧张的时候,大家只在一天工作结束后才脱掉防护服。患者中有心血管基础病患者,魏勇利用所学心脏专业给予治疗,最低限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魏勇说:“在疫情面前,正是因为危险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只有我们冲在前线,阻挡疫情蔓延,才能让更多的城市成为后方,让更多的生命安全。”

张松亮:这里是疫区,这里需要帮助

思达医院心内科医师张松亮平时总是乐呵呵的,好像没心没肺的样子,可是对待工作、对待患者,他却极其认真负责,分管的病人如果病情不稳定,他会整夜坐在病床前,紧盯着监护仪,直至患者病情稳定为止。

到达当地医院,张松亮被分配到发热门诊,患者人数之多,工作强度之大,条件之简陋,完全出乎他的想象。在震惊之余,他告诉自己:这里是疫区,这里需要帮助!抛开其他的想法,他马上投入了战斗。

张松亮向家乡父老送祝福。

每个班次长达7~8个小时,接诊、检查、开药、处理病号……期间根本没有时间去喝水、吃饭甚至上厕所。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他不舍得中间出来吃饭,一天下来,滴水未进。一个班次下来,因为工作量大,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防护服的密不透气,浑身都湿透了,疲惫感像潮水一般涌来……乐天派的张松亮面对恶劣的疫情,没有抱怨,没有悲观,他只希望自己能救助更多的患者,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所有人都能自由的呼吸。

冲锋在一线的可爱的青岛人,请你们在与生命奔跑时千万小心、万万珍重,因为你们每一位,都是我们最惦念的人!谢谢你们,正因你们冲在前线,阻挡疫情蔓延,才让更多的城市成为后方,让更多的生命安全。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首席记者 记者 陈栋 通讯员 谢小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