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北宅卫生院副院长,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小年”之前开始,他便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这些天,他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组织全员学习培训、协调解决防护物资、制定制度方案、设立预检分诊点和预检门诊、重点交通场所值班安排、重点人群随访、防控工作督导……一项项部署、一个个任务,经常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从腊月二十二到现在他一直在加班,最少的时候一天只眯了2个多小时……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在王磊心中最难受的还是对母亲的愧疚,母亲今年70高龄,从腊月十八就生病住院,而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之后到母亲出院,他没去陪过一天床,就是去,也是匆匆一面,说不了几句话。“本来说好那天要给母亲送饭的,可要设置预检分诊点和安排预检门诊的工作,我不放心,只能去个电话让父亲给母亲买点饭吃。”说到这王磊有点哽咽,“本来那些天应该多陪陪母亲,但实在是疫情防控工作不允许……”。
正月初二,农村传统的“送年”, 接到上级部门的紧急通知,青银高速路口需要立即组建突击队24小时值守,作为队长的他,主动承担起夜里12:00到次日7:00的班次。同事们都劝他,“你一天千头万绪的事务那么多,本来就很累,就别亲自参加值班了”,“你母亲刚刚出院,剩点时间多陪陪她吧” ……对于王磊来说,他是多想陪陪母亲弥补一下自己的愧疚,但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尤其在现在这个时候,我必须带头冲在前”。
下午,忙了一天的他原本打算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顿“送年”饺子再去值班,可刚准备走,便接到局防控指挥部的紧急会议通知,他二活没说便赶往局里,他知道陪父母吃顿饭的打算又落空了。会议结束回到李村家中已是晚上八点多,妻子没在家,他匆忙泡了碗方便面吃后,便急急赶往值班地点。寒冬的凌晨特别冷,就连体温枪在如此的寒冷下也“罢工”了。王磊的手已冻的麻木,一天的劳累奔波再加上长时间站立,腿脚胀的生疼,这些他都顾不上,独独却把体温枪紧紧揣在怀里,他用体温保证着体温枪的正常使用。他说:“这支体温枪是使命、是责任”。早晨交班后,他又直接来到了单位,连一口热水都没顾得上喝,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王磊的妻子安玉霞,也是北宅卫生院的一名副主任护师,共产党员,有着过硬的业务水平,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她就积极请战,主动要求承担预检分诊和重点交通场所体温检测任务,这是疫情防控工作中最艰巨也是最危险的任务。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这个时候,咱要对得起“白衣天使”这个称号,这是我们的责任。”夫妻二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并肩作战,几乎把医院当成了家。“孩子是顾不上了,她现在大了,自己将就着吃吧,她也很理解我们俩,这也让我们很欣慰,能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安玉霞宽慰的说。
“我们俩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都在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平平安安的,希望我们团结奋战,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采访安玉霞时,她却谦虚的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姜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