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青岛市教育局提出的“十个一"育人目标要求,深入实施我校《银杏树下来悦读》阅读手册课程发展,促进师生研读解析部编版教材内容,丰富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创意设计和有效提质,学校于12月19日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课本剧”决赛展演。
学校特邀诵读与表演培训专家张继胜院长为首席评委,参与本次评委会的嘉宾还有学校孙向阳副校长、博学多才的冷超主任、能歌善舞的牟宇新老师以及多才多艺的焦锦荣老师。
经过前期各年级组初赛选拔,最终获得决赛展演的班级是:一年级级部、二年级二班、三年级三班、四年级三班、五年级四班、六年级六班。
二年级二班的学生们为我们带来了部编版教材第三册中《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剧情:池塘里,一群小不点儿在游来游去。哦!原来是小蝌蚪们在找妈妈呢!在家长们亲手打造的荷塘美景中,学生们装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小蝌蚪,把课文内容演绎的丰富有趣。
三年级三班的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精心编排下,为我们呈现了部编版教材第五册中《一块奶酪》课文内容。“一块奶酪多诱人,蚂蚁齐心来搬运。拽掉一角惹人馋,七上八下难抉择。几经犹豫终决定,当众宣布让弱小。严于律己好榜样,以身作则人人夸。”学生们结合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加之自己的理解,告诉我们要向蚁群学习,学习它们团结协作、以身作则的好品质。
有一首散文诗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来自六年级六班的学生们为我们带来了部编版教材第十一册中《花之歌》散文诗歌剧,将诗人纪伯伦笔下花的成长与芬芳、花的凋谢命运真情流露,也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受到诗意的浪漫与现实的写照。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则历史故事,透过部编版教材第九册《将相和》一文,五年级四班的学生们再现历史,引领在场的评委老师和同伴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秋时代,再一次领略了蔺相如与廉颇机智谦逊、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也让我们明白了任何场合下顾全大局的意识是多么的可贵。
一年级小学生们经过组合演出,为我们带来了部编版教材第一册《拔萝卜》课文剧情内容。别看一年级小学生入学不到一学期时间,但他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对课文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既展示出了人物间的善良与可爱,又突出了情节故事中“团结”、“坚持”的立意主题。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块石头,他就是舍身救了许多村民的猎人——海力布。四年级三班的学生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创意编排下,从学校《银杏树下来悦读》阅读手册开始故事的讲述,即为我们带来了部编版教材第九册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海力布》。四年级三班的学生们用自己真实入境的表演,向与会的领导、评委嘉宾、老师们、学生们传递了我校“银杏树下来悦读”的读书文化,告诫我们读书的益处,启发我们要学习故事中海力布“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的好品质,要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人!
各班小演员们精彩的展示赢得了在场人的无数掌声,也受到了评委嘉宾张继胜院长的精彩点评:“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家长朋友的参与帮助下,灵动的演绎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剧情。未来,希望孩子们将课本剧继续演绎下去,表演出人物的精气神儿,上演出属于自己的舞台大剧。”
学生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他们需要一个丰富的舞台展示自己的纯真与童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课本剧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戏剧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书本,在跃动中闪光!通过第一届校园课本剧展演,丰富了学生们多彩朗读表演和阅读展示的形式,激发师生创作课本剧的情感,使学生走向表演学习的舞台,既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又突显了语文课堂延伸学习的内容和情景,促使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本内容,内化和体悟文本内涵,初步树立了创编课本剧和校园情景剧的自主实践、自主创编意识,有力推进学校语文“悦动课堂”的不断向前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