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老字号】品质华东:匠心独运 传承经典

从四流路13号的青岛葡萄酒厂旧址到九水东路北50米的华东·百利酒庄,这里不仅是跨越东西的16.5公里,更是青岛葡萄酒生产穿梭历史时空的光影记录。近日,记者跟随着青岛老字号协会相关负责人的脚步深入华东,为您揭开一段青岛葡萄酒酿造传奇故事。

第一站:老酒窖

历经岁月侵蚀 延续百年窖香

“就是这了。”四流南路13号,带路人在一片荒草寂寥的大门前停下。

慕名前来,推开老酒窖锈蚀大铁门的那一刹,随行的人略觉失望。狭窄的空间内,蛛网遍结杂物满地,老旧的墙体斑驳发黑,落满灰尘的木质大货架凝固似的地垂在空中——再怎么看,这也不过是一间被废弃多年的老房子。但当戴上安全头盔拾级而下时,一幕幕从没见过的画面映入眼帘。

昏暗的光线中,嗅觉当起了先行军,还没下去,一股凉凉的不同于寻常的霉味便先从窖口幽幽渗出。首先引起人注意的是脚下装了年岁久远的木质防滑条,每一脚下去,都能清晰地听到木条嘎吱的声响和渗水的声音。

潮。相比于室外30℃的高温干燥,这儿不是一般的潮湿和阴凉。

楼道昏暗而陡峭,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倒,但没人去扶楼梯扶手,也没人去扶墙,因为借着微弱的光线,大家都能看到上头的未知厚度的青黑。

越往下,湿气越重,酒香愈渐愈浓,愈加沁人心脾,让人心驰神往。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灯闸打开的一刹那,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深藏在近10米的地下,高达4米的墙壁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绿绒似的青苔与霉,昏暗的角落里蛛网密结,接着昏黄的灯光能看到墙上渗出的水渍。

建立于1956年,历经岁月的侵蚀,原本用大理石和泥浆铺就的地面被微生物分解氧化,踩上去,能感受到地面轻微塌陷的幅度,水与土混合发出沉闷的响声。让人不禁怀疑,这里是不是刚刚下过一场大雨。

再往前,是酒窖幽深宽敞的主干道,干道两旁,八个储存拱洞相对排开。每一个拱洞里都顺墙排满了带有编号的巨大橡木酒桶。这些橡木桶上尘土积年,表面早已上了一层厚厚的霉,粗大的铁箍锈蚀斑斑。一问才知,那些巨大的酒桶中,竟还装有葡萄酒。“在里面,能找到最早放进去的酒曲。”工作人员说道。

小心翼翼地往拱洞内走去,借着电筒的光,能看到长满霉胎的地面,“那估计是之前洒出来的葡萄汁儿吧。”工作人员说。当年用来发酵的酒引,如今贴壁肆意生长,长成了谁都意想不到的模样。

拱洞两侧的墙根上,两条狭窄的水槽一路延伸至长廊尽头,槽内的液体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浓郁得有些刺鼻的酒香弥漫在空气中,一问才知,原来是酒糟。

越往里走,光线越来越昏暗,隐隐传来的机械声越来越大,询问工作人员知悉,原来是抽水机在工作,将酒窖中的水抽上去。这些抽水机一直源源不断地工作着,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年老的酒窖。“如果不把水抽上去的话,这里估计早就被淹了。”

酒窖里大小酒桶有300多个,最小的酒桶容量是6吨,最大的能容16吨。这些木桶中,有一部分是从青岛葡萄酒创始时期就开始使用的,其余的都是从国外进口,往往桶箍坏了,木桶也不会坏。拱洞中间存放着长长的木箱,里头是装满了葡萄酒的酒瓶,凑近一看,依稀还能看到酒瓶上当年的商标。

法国著名的品酒大师雷蒙·杜梅曾说过:“波尔多酒的秘密在酒窖里。”在青岛葡萄酒这座百年酒窖里,哪一只橡木桶里还有1912年的第一滴酒汁在悄然呼吸呢?记者只能在窖里氤氲的酒香中完成这最初的想象。

纵观全世界,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希腊人喜欢葡萄酒,荷马史诗中也曾多次提到葡萄酒,到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已相当普遍。《圣经》中至少521次提到葡萄酒及葡萄园。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在欧洲,葡萄酒以及葡萄酒就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其发展的历史正是西方文明的缩影。

我们中国的葡萄酒的发展史是从汉代开始,汉武帝时期探险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酒。唐人已有不少诗词赞颂葡萄酒,《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便是其一。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钟爱葡萄酒,可以说是一名专业的“品酒师”。他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酿酒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但到明朝,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海外先进的栽培技术和酿造技术的传入,致使葡萄酒发展缓慢;一直到清代,随着海禁的开放,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以1912年建立的“青岛葡萄酒厂”为首,葡萄酒业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太原、烟台、通化等葡萄酒厂相继建成,中国的葡萄及葡萄酒业从此展开了新篇章。

在历史的沿革中,青岛葡萄酒几经变迁,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核心工艺和产品,书写了中国葡萄酒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笔。据了解,中国第一瓶大香槟、第一瓶威士忌、第一瓶白兰地均诞生于此。只可惜,1996年,青岛葡萄酒厂停产了。原本的葡萄酒厂变成了如今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似乎已经是青岛葡萄酒的句号。但事实确非如此。冥冥之中,从这里走出去的华东牌葡萄酒,不动声色地延续着青岛葡萄酒的芬芳。

第二站:华东·百利酒庄

继往开来以品为魂 打造天境之酿

与青岛牌葡萄酒一脉相承的华东·百利酒庄创建于1985年,坐落于位于崂山南龙口九龙坡,是中国第一家按照国际酒典标准生产单品种、产地、年份的葡萄酒酒庄,也是中国第一座欧式葡萄酒酒庄。

1982年,34岁的香港知名葡萄酒经销商、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百利先生,怀揣在中国酿造最好的干白葡萄酒的梦想,走遍了大江南北,经过详细考察,选定了三面环山、景色秀丽的青岛崂山九龙坡,并请来了地质、气象和种植专家进行考察,查阅了29年来九龙坡的气温、降水、有效积温等数据。数据显示,九龙坡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构造都可以与世界上著名的酒庄相媲美。

随后,百利先生从法国引进了莎当妮、薏丝琳、赤霞珠、佳美等13个品种共4.2万株世界优良葡萄品种,开始了高标准的葡萄园艺种植,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引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按照欧洲酒庄标准,聘请国际酿酒师指导酿酒,建设了华东大酒窖。

大酒窖浓缩了华东葡萄酒的历史,三个展厅华东厅、青岛厅、橡木桶厅均对外开放,向人娓娓道来华东的前世今生。

酒庄自创立之初,就始终将品质放在首位。华东厅中,在历年葡萄酒的产量中,最最醒目的就是“0”字造型。“0”代表着1985年产量是“零”。1985年,青岛遭遇了九号台风,雨水较大,导致当年的葡萄虽达到酿酒标准,但不足以支撑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所以,当年酒庄创始人百利先生做出了拒收葡萄,不做任何压榨的决定。

1986年,华东葡萄酒公司迎来首个葡萄采摘压榨季,并生产出了严格按照国际酒庄酒标准酿造的第一批单品种、产地、年份的干白葡萄酒。

1987年,华东莎当妮干白葡萄酒荣膺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博览会最高奖,1989年荣膺布鲁塞尔品酒赛金棕榈奖,此后在伦敦国际品酒赛等国际品酒大赛中屡获殊荣,被载入《世界葡萄酒百科全书》,成为中国干白葡萄酒的典范品牌。

2018年5月19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秘书长阿利莫夫在参观华东百利酒庄时盛赞说,“华东葡萄酒比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都要好;华东就是华东,要有自信,就要做自己、做民族的,坚持自己的特色。华东要有自信做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33年品质坚守,华东葡萄酒始终坚持以品质为根,坚持做好葡萄原料种植和顶级酿酒工艺这两大葡萄酒品质保证的基础工作,成为问鼎国际大奖的常胜品牌。

2018年,华东葡萄酒先后荣获德国柏林葡萄酒大奖赛、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两项金奖,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华东葡萄酒的卓越品质,展示了华东葡萄酒一脉相传的卓越品质。

不仅如此,华东还致力于推行葡萄酒文化。

在葡萄酒文化体验上,依托华东·百利酒庄,华东葡萄酒公司创新开展葡萄酒从种植、酿造到品鉴、收藏全流程体验,通过开展葡萄酒工业旅游、生态休闲旅游、葡萄采摘节、红酒画廊等活动,将高品质时尚生活理念、高雅的葡萄酒文化,潜移默化植入消费者心智。形成一条独特的葡萄酒文化体验路线。

建庄以来,华东葡萄酒秉承酒庄酒酿酒传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独创了葡萄“单干双臂”栽培技术,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荣获绿色企业及“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2010年,华东·百利酒庄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人物专访】:

追求极致匠心独运 只为一瓶好酒

——访青岛华东葡萄酒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春生

创牌以来,华东葡萄酒一直秉承酒庄酒酿酒传统,而这之中,酿酒师的存在可谓至关重要,可以说,华东的每一瓶酒都凝聚着酿酒师的心血。

记者有幸采访到青岛华东葡萄酒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春生,作为国家一级酿酒师,他从事酿酒行业已有二十余年。谈及他酿酒生涯的起点,李春生笑道:“我一接触到葡萄酒,就被它吸引住了,特别是在华东这个环境里的。”

华东百利酒庄是中国第一家按照国际酒典标准生产葡萄酒的酒庄。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欧洲的标准建立的酒庄,在酒庄的设计和设施的配备上,华东都属于业内的高水平。“这非常有利于酿酒师的发展。”

“作为酿酒师来讲,我认为华东应该是最早和国际接轨的酒庄之一。”李春生提到,从1985年建庄开始,酒庄每年都会聘请国外的专业人士,并把国内的酿酒师派到国外交流学习。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这个传统华东一直保持至今。在行业内,华东被称为国内酿酒的黄埔军校,培养了许许多多知名的酿酒师,服务于中国葡萄酒行业,“这对我们来讲也是十分让人自豪的一件事情。”

在整个行业来讲,华东的技术人员配备力量可谓十分雄厚。言及酿酒团队。李春生向记者介绍,包括五位主酿酒师在内,他们的整个酿酒团队共有二十几人。“我们华东十分注重酿酒的品质,自建立开始,百利先生给我们提出,要坚持做‘华东’,‘华东是酒中精华第一’,‘华’是精华,‘东’是区首,我们的团队一直以此理念作为目标努力。”

酿造一瓶好酒,要从原料开始把关。

地处崂山九龙坡,华东百利酒庄与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尔多地区同属一个纬度带——北纬37度。这里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有的丘陵坡地通风透光,外加上特有的花岗岩地质形成的砂土壤,这些都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而葡萄的采摘则是酿酒的第一步。

作为第一道关口,酿酒师要决定葡萄的采摘时间,判断在是什么时间采摘才能酿出最高品质的酒。第二道工序则是对采摘的葡萄进行二次筛选,去除带进来的葡萄叶、葡萄梗等一些列杂物,再进行除梗破碎。接下来就是酿酒过程。谈及此,李春生特意提到了干白葡萄酒和干红葡萄酒酿造工序的差异。其中,酿造干白葡萄酒时,他们会直接将葡萄投入压榨机,用榨出来的葡萄汁进行酿造。而干红葡萄酒则需带皮带子一起发酵,通过发酵过程,提取葡萄皮当中的红色素和单宁分类物质,以增加葡萄酒的口感。

“作为酿酒师,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全程对品质的把控。”李春生说,通过品尝葡萄的风味物质,确定采摘时间,在酿造过程中,每天进行品尝和跟踪,判断葡萄酒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来决定工艺操作的参数,“这是由我们的整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包括一级品酒师、二级品酒师、三级品酒师在每个环节当中进行跟踪把关,在生产过程当中,我们集合整个团队共同力量,力图给葡萄酒做一个好的基础。”

华东的品质,通过酿酒师们三十几年的努力,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在进口葡萄酒鱼龙混杂的喧嚣中,华东葡萄酒始终坚持“酒中精华第一”的初心,从葡萄种植到酿造工艺,每一个细节都臻求完美,借力大数据管理和精细化生产,一代又一代酿酒师和园艺师赋予了华东完美的品质。

作为中国顶级品质的干白典范,华东葡萄酒的身影经常亮相高端政务和商务活动。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专门订制的华东百利酒庄韵境系列葡萄酒则是其一,优雅的口感,绵长的回味,独具风格的中国山水画设计和环保包装,向峰会元首和中外嘉宾展示了华东葡萄酒的品牌魅力。

“打造干白典范、发力中高端市场”是华东的核心定位,作为国内的“干白典范”,谈及华东未来的发展,李春生表示,华东的目标不会止步于此。下一步,他们将会向白兰地、葡萄蒸馏酒等新产品进发,“但我们的主攻方向依然会是干白葡萄酒”。

作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的葡萄酒行业,言及葡萄酒酿造的传统和创新,李春生表示,“第一要坚守传统,第二要欢迎科技创新。”在酿造环境中,李春生表示应该首先尊重传统,也即农业属性,例如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包括气候和土壤,以了解葡萄原料的特性;同时,创新也不能落下。技术的进步,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这种新的方法的应用,均有利于对产品生产的把控。坚持传统,还要结合现在的科技发展的进步的成果应用,对于这个葡萄酒的发展还是还是很必要的两个方向。

“作为酿酒师,我希望我们整个团队,要不忘初心,把握传统,开拓未来。”

文字:梁易清 王姣

摄影:梁佳明 张敏 张楚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