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人工智能+教育 开启青岛市教育新空间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0月29日讯(记者 李霞)10月29日上午,青岛市教育局在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课观摩展示会。青岛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姜林、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秀元、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人工智能学科教研员、商汤研究院课程专家和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青岛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姜林讲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市教育系统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学校建设与内涵提升齐头并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先后承担学前教育、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等十余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获批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校园足球、现代学徒制、教育管办评分离、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等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特别是近三年来,全市教育装备持续投入,实现了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为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秀元讲到: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率先迈出坚实的一步。推进“1+4+100”行动方案,在全市普及的基础上,确定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四个区市作为试验区重点推进,重点打造100所实验校纵深发展;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元投入、激励保障机制,调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机构、企业的积极性,增强教育信息化发展合力;依托商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立足青岛,辐射山东,面向全国,在理论研究、业务培训、活动组织等方面密切合作;启动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制定全市统筹、区市分签的配套政策,明确项目需求,为全市师生构建人工智能学习超算中心、软件平台以及体验设备,项目投资总额5000余万元,采购资金与项目规模全国领先;2019年9月,青岛市在100所实验学校至少2万名学生中,启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学校数量与学生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

在人工智能课程展示中,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郭老师引导同学们对比人工检测和机器检测的区别,人工检测人脸的方式比较复杂,要见过这个人还要记住他长什么模样,通过他的五官特征进行比较找出照片。机器检测人脸,是人脸聚类功能使用各种人工智能运算,通过机器检测人脸,提取特征值进行人脸对比,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的照片进行对比,就会从高到低来排序。郭老师与同学们分享:我们人脸聚类这种方式可以同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网站搜索知识、淘宝购物搜索等方式。

人工智能学科教研员听完郭老师课后讲到:郭老师的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和初步理解人工智能。通过实践后学习到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高效处理问题的节奏,并感觉到人工智能虽然高大上但是离我们生活很近也很实用。人工智能的深度算法如何能够形象生动的简化到小学生能够理解,而且自己动手也能处理段人工智能的”小程序”,并对人工智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盲目追求算法和编程,让学生产生厌学和恐惧心理。

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表示:我们很高兴的看到,随着我们不断深入推广人工智能,从校长说这个事情很好,到后来主任说这个事情很好,再到现在咱们老师说:自从开展K12教育之后,对他本人、对学校、对孩子们产生一个积极影响。

四年级九班的孙可瑜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我对人工智能课程很感兴趣,这个课程特别好玩,在上课时老师教我如何使用传感器,我们通过小组一起来搭建遥控传感器。而且在机器人社团我学到了超声波传感器的知识,学完这个内容正好上语文课,在课本中有一课是讲超声波是什么,我就很快的能讲解出来。

刘秀元表示:下一步,将以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目标,结合青岛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在优质资源精准推送、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人脸识别及应用分析、智慧课堂系统优化升级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青岛教育e平台与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继续深化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组织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择机举办全国人工智能竞赛,以此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解决方案研发、标准规范建立等工作,努力争取成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竞赛基地,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