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教学质量争创全省第一!青岛2022年前至少新增1.9万高中学位

11月14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攻坚方案(2019-2022年)》进行解读。此次方案明确回应群众关切,针对公办和普惠园比例偏低、中小学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紧缺、普职比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提出了攻坚举措。

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至少新建7所普通高中

方案提出,要实行保障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化解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扩增普通高中学位、发展综合高中等4项主要对策举措,到2022年:

学前教育阶段,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所,全面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力度,显著增加城镇地区普惠性学位;

义务教育阶段,新建、改扩建50所义务教育学校,并加快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专项整治,解决中小学规划未建问题;

高中教育阶段,全市至少新建7所普通高中,新增1万个学位,至少完成19所普通高中改扩建,增加9000个学位,通过现有普通高中挖潜,增加2.2万个学位;全市13所中职学校开办综合高中班,增加1万个学位。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至少建立5个优质普通高中教育集团

方案提出,实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发展多样特色高中教育、推动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4项主要对策举措。

到2022年,力争1/3的区市达到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区、市)创建国家规定标准,全市至少建立5个优质普通高中教育集团,力争500所学校与国内外名校结成友好学校(姊妹学校),力争新引进2-3个优质教育集团实施委托办学,新引进3-5个优质民办教育集团、知名企业来青办学。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学业成绩后30%学生指导情况纳入学校考核

方案提出,实行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建设精品课程优质课堂、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普及推广海洋教育等4项主要对策举措。

将学科竞赛优异学生培养、学业成绩后30%学生指导情况等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并加强优秀教学法总结推广和教学研究工作,到2022年,全市推出50个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的教学法,建设200个学科教研基地。

同时,积极培育教育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和推广人工智能和可视化应用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打造全国首套从学前到高中的《蓝色海洋教育》课程,建设全国一流的海洋教育基地,加快建设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

提升全面育人质量:深化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

方案提出,实行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综合育人体系、构建家校联合育人格局等2项主要对策举措。

建立两项机制,第一项是项目带动机制,通过深化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项目进课程、进家庭、进社区、进评价,让学生获取支撑终身发展的良好道德品质、基本生活技能、体育美育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例如,体育艺术方面,确保中小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和1-2项艺术才能;劳动教育方面,编写出版劳动教育教材和综合实践指导丛书,推动各区市至少建成1处区域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我们还将与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合作,打造一批天文、电子、人工智能等高水平“科技教育飞地”,为科技教育实施搭建平台。

第二项是家校联合育人机制,继续发挥好“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家校合作网”三个平台和品牌优势,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合力。同时,加快阳光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富有活力、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允许中小学、幼儿园自主招聘国家公费师范生

方案提出,要实行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等3项主要对策举措。

坚持引育并举的原则,全面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门槛,允许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到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自主招聘国家公费师范生,到“双一流”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优秀毕业生、省特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以及教育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者等,让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教师个性化培训力度,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名师,打造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辐射带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已达到64%

据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介绍,今年,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面,青岛共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所,将增加学位1.2万个;积极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有131处幼儿园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达到63%。

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投资61.34亿元,完成46个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4.81万个;同步建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和城乡结对帮扶学校捆绑式评估制度。

在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通过优化中考普职招生政策、创新招生录取模式等方式,中考录取由“分数线”改为“分数带”,全市普通高中录取计划安排超过64%,比2018年提高12%,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有效破题,青岛2中、58中教育集团近日即将挂牌成立,青岛58中高新区校区开工建设,青岛艺术学校西海岸分校正式运行;全市综合高中数量达到11个。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吸引力不断增强。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正式招生,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调整列入山东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

教学质量争创全省第一

姜元韶表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此次《攻坚方案》中,青岛聚焦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一是深化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制度,积极打造精品课程和优质课堂,将教学质量关键指标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关注学科竞赛优异学生培养,加强对学业成绩在后30%的学生的指导,推动教学质量争创全省第一。

二是健全五育并举综合育人体系,继续推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推进劳动教育突破,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培养体系。

三是构建家校联合育人格局,今年,市教育局打造了“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家校合作网”三大平台和品牌,全年共组织3次市级“家长大课堂”,视频点击量超过312万人次;组织市级“家长面对面”活动188场,与4.75万家长面对面交流,31.7万家长观看了视频直播;109万家长参加“百万家长进校园”活动;“青岛+家校合作网”浏览量32.3万人次。(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