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门研学,世界的大门仿佛为我们打开了。 ”三十九中高二五班学生吴非在自己的研学旅行笔记中这样写道。 11月3日,青岛三十九中高二年级齐鲁文化研学旅行团结束五日行程回到青岛。“十个一”实施一周年,逐渐多起来的校园活动、逐渐频繁起来的家校互动、逐渐丰富起来的育人特色,让过去只为孩子文化课成绩而焦虑的家长们,开始接受花时间让孩子接受艺术体育的熏陶。 “教育需要 ‘慢工夫’,‘十个一’一周年不可能有特别显著的效果,但我们看到了项目全面落地,学校、学生、家长的育人理念在转变。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对记者说。
用“十个一”引导育人导向
为了改变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状况,去年11月,市教育局印发了《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通知,“十个一”包括一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才能、一本书、一篇日记、一次劳动、一支歌、一首诗、一次演讲、一次研学、一次志愿服务等项目。
刘鹏照介绍,“‘十个一’不是具体的项目,不是口号,不是一阵风,不是一种形式。它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抓手。通过这个抓手,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评价导向,不再唯分数论,正确引导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观,形成家校合力;‘十个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促进学生成才的手段。城市孩子的音体美教育资源有绝对优势,但城乡差距不能因此拉大,我们为乡村学校配齐音体美老师,因材施教。将‘十个一’与学校教育教学、传统项目、学校特色传承三方面结合起来,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育格局;‘十个一’是让每个孩子挖掘潜力、个性发展、打造展现自我的舞台。配合‘十个一’工程,我们举办了全市的体育节、艺术节、演讲节、写作节、阅读节等多个节日,重点以班级为单元开展活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展示中树立信心,点燃希望。 ”
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市教育局完善了评价制度。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制订青岛市中小学生“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评价手册的指导意见》,研发了“十个一”信息管理和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评价激发工作的内在动力,发挥评价的诊断引导作用,通过资源管理和建立各类专家信息库,为各单位和家长提供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在“十个一”项目实施推进中,已建立项目库合计100多个,各项目库资源合计70000多个。全市中小学实施“十个一”项目工作,家庭知晓度占比82.31%,实施成效显著的学校占67.08%。
每个“一”都是成长的助推器
在青岛二中,每节课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45分钟,通过调整课间的间隔时间,进行课时与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节,在不牺牲上课时间的背景下,学校挤出时间,每天下午都安排了体育课。 “学校优化上课时间配置,体育课三个年级分三个时段,在下午第1、2、3节课上课,学生按项目选课走班上课,全部体育老师跨年级上课,每人认领一个项目,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外聘教师上课。校内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兼职任课。”二中校长孙先亮介绍,除每周二、四两天用两节体育课的时间进行体育必修课学习和体能训练外,其他三天的三节体育课用于特色体育选修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2019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让许多学生无处下笔。“青岛推行的‘十个一’恰合高考改革的导向,在新课标学习要求里,要求学生一定要有生活的体验,有生活的真实才有艺术的真实。”青岛二中资深语文老师郝敬宏介绍,不管是高考改革还是青岛的“十个一”项目,都是切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导向一致。
课堂不仅限于校内。 “十个一”“参加一次研学旅行”项目让实验高中校长孙睿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四年前,实验高中迈出了全市成级部研学旅行的第一步。那时大家普遍认为学生应该坐在教室里好好学习,第一次走出去,孙睿说,是顶着很大的压力。 “‘十个一’项目之后,研学成了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也把这个项目做得更扎实。 ”孙睿介绍,学校每年三月份拿出一个周,作为小学期,专程组织“红色星火,砥砺黔行”贵州研学旅行。研学中,组织摄影大赛,要求学生每天记一篇日记,要求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学会一首歌,完成一次演讲……青岛实验高中研学旅行成为“十个一”项目整合的平台。
落实“十个一”项目,青岛艺校有先天优势。学校将课程和活动结合,确保“十个一”推进。艺校将音乐类项目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全校近2000名师生同唱《中国》庆祝祖国70华诞,2017级舞蹈器乐班拍摄的《我和我的祖国》MV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科技创新”是青大附中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的“十个一”项目落地就结合了学校特色,开设了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创新课程。科技节,学校设置35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2000余人现场竞技,场面宏大。
富源路小学学生每周都会带回家一张阅读单。记录这个周读的书,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本书的某个章节,选出好词好句,写下读书心得。“我们一直在做读书活动,但有了 ‘十个一’项目,这项工作得到了更持久更精细的推广。 ”富源路小学校长臧文刚介绍,学校图书馆定期开展图书流动活动,在教学楼里的各个角落,触手可及的书架让学生沉浸在书香气息里。
“十个一”不仅限于“十个一”
“学校基于‘十个一’项目,又不仅限于‘十个一’项目,应该根据学校、师资及学生特点进行创新,研究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刘鹏照介绍,下一步,教育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益导向,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十个一”项目落地生根。
“十个一”项目是一个概念,不局限于“十个一”所列的内容,我们将坚持因地制宜与因校制宜原则,鼓励基层首创,鼓励区市和学校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丰富“十个一”项目内容;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原则,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十个一’代表了我们的育人理念和信念,我们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牢记育人初心,厚植教育情怀,让‘十个一’项目滋养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位学生。 ”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