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亮剑”五大学科竞赛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近期,物理、数学、化学三大学科竞赛山东省赛区成绩陆续发布,青岛21名高中生获得省一等奖,数名学生进入省队。生物竞赛山东省赛区成绩和全国决赛成绩均已出炉,青岛9名高中生获得省一等奖,其中1名学生摘得全国决赛金牌并进入国家队。信息学奥赛尚在比赛进程中。一时间,学科竞赛又成为家长们讨论的“热词”。随着高校保送政策、自招政策、综招政策的变化,近些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二中成最大赢家 全市化学成绩五年最优

今年生物、物理、数学、化学四大学科竞赛共有30名青岛高中生获得省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生物竞赛省一等奖共有9名青岛高中生上榜,其中青岛二中6人、青岛五十八中1人、胶州一中1人、莱西一中1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物竞赛全国决赛中,青岛二中学生綦熙摘得金牌并成功入选国家队,目前已经保送清华大学。

物理竞赛省一等奖共有6名青岛高中生上榜,其中青岛二中1名学生入选省队。6名学生中,从学校分布来看,青岛二中2人、胶州实验中学2人、平度一中2人。

数学竞赛省一等奖共有4名青岛高中生上榜,其中青岛二中2名学生入选省队。4名学生中有3名来自青岛二中,1名学生来自青岛五十八中。

化学竞赛省一等奖共有11名青岛高中生上榜,是我市近五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其中,青岛二中1人、青岛九中2人、胶州一中2人、莱西一中6人。

■青岛二中竞赛主管教练郭京君给参加生物竞赛的学生上实验课。

保送与自招政策收紧 获奖学生参加综招仍有优势

过去,获得学科竞赛省一等奖的学生就可以得到高校保送资格。但是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如今只有摘得全国金牌的学生才有机会被保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近年呈现收紧趋势,自招名额大幅减少,报名门槛大幅提高,优惠力度也大幅减弱。在2019年高校自招中,许多高校将报名的最低 “门槛”定为学科竞赛省一等奖。学生真正获取自招资格后,得到的降分优惠大多也是高校投档线下20分以内。

不过近年来随着高校综招政策的实施,参加学科竞赛并且获省级奖项的学生还是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以驻青高校2019年综招政策为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都规定,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中获省三等奖以上名次,可以作为报名资格。

学科竞赛热度只增不减 学校加大相关培训力度

青岛二中竞赛主管教练郭京君此次带出了一枚生物竞赛全国金牌,他告诉记者,学科

竞赛成绩在高校保送和自招层面能够发挥的作用确实有所削弱,不过许多家长还是抱着

试试看的心态让孩子走竞赛路。他指出,学生与家长对参加竞赛的目的应该有所把握,从得奖率来讲,学科竞赛其实是很“小众”的路径,它要求学生综合成绩好、学有余力、悟性高,同时对教练水平有很高要求,得奖背后的艰辛是许多人想象不到的。如果少一点得奖的功利心,学生参加竞赛锻炼对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平度一中物理教师于喜波告诉记者,虽然高校保送和自招政策有所收紧,但高校综招的兴起还是让许多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参加学科竞赛的优势。对一所县级高中来说,学生能在学科竞赛中获省一等奖并不容易,但是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家长对学科竞赛认知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了,学校也在加大竞赛教师培训力度,力求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他认为,追求获奖和升学优势只是家长及学校重视学科竞赛的原因之一,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竞赛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促进。学校曾经做过统计,虽然参加竞赛占用了学生不少时间,但反过来学生文化课成绩上升了。

理性逐渐代替功利 家长更看重心智能力培养

青岛二中学生家长杨女士感到,近年来身边参加学科竞赛的孩子只增不减,她的孩子去年在信息奥赛中获得省一等奖,向她“取经”的家长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鼓励孩子从小学开始学奥数、编程等。在她看来,学科竞赛热度的上升并非因为家长多么功利,反而代表着一种理性回归。

“能够通过学科竞赛获得升学降分优惠的孩子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家长们也都明白这一点。”杨女士认为,升学优势只是参加学科竞赛的“附赠品”,大多数家长更看重的是学科竞赛平台给孩子带来的锻炼和提升,这是一种锻炼学科思维、提升学习能力和心智的很好的途径。

青岛二十六中学生家长李女士也赞同杨女士的观点,她说,家长的这种心态并不难理解,就像许多年前,青岛学钢琴的孩子并不多,近些年钢琴考级在升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但青岛的琴童反而越来越多。“归根结底,家长们对孩子的培养更加回归教育初心,更加理性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