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杏坛撷英勘李沧”的第一站,10月21日,记者来到青岛第六十一中学。青岛六十一中位于李沧区东山三路3号,创建于1991年,始称山东省崂山第四中学,1994年更名为青岛市李沧第一中学,1997年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由于亮点较多、成果丰硕,记者经常前往该校采访。这里是热点学校和对外开放学校,130余位教职工通过团结努力,已将这片占地24亩的校区塑造成“和”与“进”的筑梦象牙塔,“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教学示范校”“青岛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更是不胜枚举。其独具匠心嵌入内核的课堂经营模式——“和进助学”,经过五年的打造淬炼,犹如一把中阮,通过1、2、3、4四根琴弦或清越或浑厚的跳动,相互协作,所呈现出的曲目动听悦耳,在显见的自招、中考成绩及隐性的终身培养中触人心弦,已闻名全国,成为同领域借鉴和取经的一面校本旗帜。
部分优秀教师上台接受学生们的赞誉。校长李刚在教师节上致辞。针对提升教学品质的教研集备无处不在。学校活动总会设置家长席。多彩教育。
校长眼里
每个学生都是最正确的生命体
“六十一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最正确的生命体。 ”记者注意到,在多个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青岛六十一中校长李刚经常道出类似的话。
正是由于这句话根植于内心,李刚及其所带领的青岛六十一中教职工团队,一言一行均彰显出教育工作者的内涵,大到为师生共同提升所构建的“和进助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到为提升课堂品质所淬炼的“三段五环式”集备特色,再到为打造精彩课堂而与北航青岛研究院等知名高校签约共建,以及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导学案的编制而与专家学者进行的各项研究和各种资源的引进,小到同学们随时推门而入的校长有约、家长驻校制度,微至食堂内同桌就餐的不限主题畅聊……对于1500余名在校生而言,学校是一个明志、尚德、笃学、健体的大家庭,校长则似自己另一位相伴左右的班主任。
和进助学
让每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要让每一位加盟青岛六十一中的孩子都能在这里健康茁壮成长,经过三年的初中生涯,既能锻造出赢得中考的本领,又能夯实精彩人生的根基。 ”李刚说。
在该理念的指引下,自五年前起,青岛六十一中酝酿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其中决定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最先启幕,并发展成为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和进助学”教学模式。和进,乃和谐、润泽、共进、发展之意;助学,乃合作帮助、习得知识、养成品行之意。
记者了解到,“和进助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老师的有效指导,建立起各学科、各类型的教学模式,以模式促效率,促发展,最终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互助合作,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育人目标。具体操作包括:每个班级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上学期学生综合评价确定1至4号具体名单,先分成12或13组,由1号担任组长,班主任根据组间实际水平,征得同学同意,适时调整,确保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每个小组基本上都是全班的一个缩影,一般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成员布局主要有“围坐式”和“一字式”,无论形式怎么变,1号始终紧靠4号和2号,目的在于,1号帮助4号,1号与2号研究之后再分别帮助4号和3号……
在“和进助学”模式下,青岛六十一中的同学们就似一把中阮,通过老师的适时指导,相互帮助、促进,位于1、2、3、4四个阶梯式水平上的琴弦相互配合,奏响一曲曲美妙的共进乐章。教科研方面,学校刊印了六类教学改革文集,六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刊物上,11个校级子课题立项,其中有1项获得李沧区第五届教师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教学方面:在学生总量基数及优质生源均较少的情况下,2017年,有50名同学通过自招被2中、58中等学校录取,录取率达10.6%;2018年,在优质高中自主招生人数减少、学校初三在籍人数减少52人的情况下,又有51名同学被2中、58中等优质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录取率达12.1%。从中考成绩的各项数据反馈来看,对比初一新生入校成绩,学校各项数据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近三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
推门听课
家长称这里有“治愈”的功效
记者了解到,在青岛六十一中,任何家长都有“推门听课”的权利,学校每周二、四都会组织家长进校,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在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听一天的课,并与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校长等召开一次专题总结会,一起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会诊并开出进一步提升的“药方”。“有次因为工作的事儿心情极度不好,阴着脸来学校听孩子的课,从进门时保安的温馨问询和登记,到教室里老师从讲台上传来的一个友善的微笑,再到老师和级部主任等对我家孩子学习发展情况的认真分析、记录及建议,一上午下来,等我再出校门时,脸上已经是拨云见日甚至有点阳光灿烂了。 ”学生家长陈女士对记者说,青岛六十一中上下所有教职工都尽职尽责,发自肺腑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以致她觉得每次来这里都有治愈心情的功效。
软硬环境
教学能手云集硬件设施提升
记者了解到,软环境方面,青岛六十一中现有32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31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54人,本科以上学历128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劳模1人,市优秀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教学能手10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13人、市德育先进个人3人,区优秀教师4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教学能手13人、区师德标兵1人、区优秀班主任3人。现拥有青岛市学科研究基地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2个。
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青岛六十一中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一生负责。形成了“合作、崇本、务实、求新”的教风,“勤学、主动、多思、善问”的学风和“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勇于探究,追求卓越”的校风。在此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明志、尚德、笃学、健体”的校训,作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指南。
2014年,青岛六十一中开始推行“和进助学”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备受社会、家长、学生及教育同仁们的关注,多次获得“李沧区教学质量奖”称号。
硬件方面,青岛六十一中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配齐了专用教室和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按照标准配备齐全,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设备,建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配有各类体育健身器材。
建校以来,青岛六十一中先后荣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普通中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首届创新实验展评活动优秀组织奖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市区级荣誉称号多达200余项,几乎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了“和进61”的办学特色。
“和进助学”模式下小组成员相互促进提升。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