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航空教育圆青岛孩子“飞天梦”

航空产业快速发展,胶东国际机场建成转场在即,面对巨大的人才需求,青岛在航空类人才培养、青少年航空教育等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飞行、机务、空管人才都紧缺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高速成长期,未来20年将需要新增约50万专业从业人员,航空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短缺状态,从山东省级和青岛市级层面来看,情况亦是如此。”前不久,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少年航空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后,在谈及航空人才供需问题时,山东航空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滨州学院航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赵晓光如是说。 “山东是航空大省,有山东航空公司、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航空公司、滨州学院等航空企业及航空类高等院校。而青岛作为山东经济发展龙头,近年来航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赵晓光说。

即将投入运营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被定位为“面向日韩具有门户功能的区域性枢纽机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作为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联合批复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打造为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由山东航空产业协会支持发展的莱西市店埠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也已正式启动,将新建一座通用机场,并成立青岛空中快线通用航空公司,购入30架国产运-12飞机,开展低空旅游、短途运输、通航作业、航空培训等业务,以运营带动制造和销售,打造集维修、改装、零部件及整机制造等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通航产业企业集群;青岛空中客车H135直升机项目则是山东航空产业协会牵头推动的另一个项目,该项目设计产能36架/年,一期产能18架/年,是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在欧洲以外设立的第一条H135型直升机总装线……面对这样的发展势头,青岛不仅需要加大航空人才引进力度,更需要建立本土航空人才培养体系。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际经验,机场及相关保障人员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每千人)的比值是18%。目前,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的年吞吐旅客达到2400余万人次,所需的机场服务保障以及驻场联检单位人员约4300人。按照计划,到2025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后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按此计算,要满足机场正常运行至少需要 6300余名各类岗位工作人员。这还仅仅是机场集团维持机场运行所需的人数,不包括航空公司以及驻场联检单位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如果加上这些的话,航空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

记者注意到,2016年,青岛市政府下发 《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加大飞行、机务、空管、航空制造工程、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制造、飞行器设计等航空类紧缺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引进国内航空高校来青办学,鼓励本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航空类专业。”

多所职业学校新增航空专业

青岛现有的航空类人才培养体系是怎样的?记者了解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已于2016年5月揭牌成立,2017、2018、2019年3年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350名。不过,青岛目前尚没有航空类本科院校。

在专科层次,青岛不少职业学院设立了航空类专业,并且在省内乃至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例如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设有民航运输专业和空中乘务专业。其中民航运输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青岛市重点专业,是省内最早设立的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也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省内唯一定点培训机构;空中乘务专业亦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学院还牵头编制了《山东省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牵头成立了青岛市中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办学联盟。空中乘务专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航空运输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每年对空乘服务、航空管理与服务、空港地勤服务等人员需求将达到10万人。“空中乘务专业主要面向国际、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培养乘务员、客运员、货运员、安全员等,面向机场地面服务部门、民航相关管理机构培养服务与管理人员,近两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多家航空公司、青岛机场等。”

除此以外,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等也设有航空服务、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专业。

在中职层面,我市设有专门的航空类民办学校。例如位于城阳流亭的青岛民航职业学校,该校设有民航运输、航空服务等专业,在2004年实现了与南昌航空大学联合办学;再如位于莱西市店埠航空文化小镇航空职教园区的青岛北方航空职业学校,设有航空服务、飞机维修等专业。根据规划,航空职教园区还有望建设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青岛航空科技学院(本科)等院校。除了民办航空类学校,我市还有不少公办中职学校开设了“三二连读高职”或“五年一贯制”航空类专业。例如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青岛旅游学校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与高职学院合作开展贯通培养。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公布中职学校新增专业,其中又有4所学校新增了航空服务三年制中专专业。

青岛一中胶州四中成为优质基地

飞行员是航空领域十分紧缺的人才,近年来,我市一些普高学校正在成为空天军事院校的优质生源基地,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胶州四中。

胶州四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山东航空产业协会和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的指导下,学校自2013年开设了特色航空班,目前已累计招收320人,已有毕业生185人。截至2019年高考录取结束,航空班已有130多名学员被空军院校、民航院校、其他军事院校录取,其余毕业生则被综合性本科高校录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高考中,航空班的蓝广轩同学成为青岛市唯一一名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的飞行员。2018年学校被授予 “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2019年被授予“中国航空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在青岛,航空人才的培养还在以更多形式进行。2018年年底,平度市教体局与相关企业签署协议,合作共建“航空人才培养青岛基地”。按照协议,基地将开设民航飞行员、空中乘务员、安全员等专业,办学规模为900人。

今年4月,青岛一中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签订“未来航天人才”合作培养计划,同时,青岛一中、青岛实验初中等30所中小学共同成立“青岛市中小学航天教育校际合作共同体”。青岛一中校长王先军表示,学校将通过“校际合作共同体”与“未来航天人才”培养计划,在搭建青岛航空航天教育平台、构建航空航天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等方面,贡献一中智慧和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