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海大西海岸校区:有海岸线的校园

■海大西海岸校区学习综合体鸟瞰图。

■9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西海岸举行。 周光辉 摄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滨海校园,是海大人的天然需求,是我们的一个梦想。”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的话道出了海大人对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的期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终于开工奠基,标志着海大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东西两个校区加持下的海洋大学,像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正向着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建设目标加速迈进。

涉海学科优势将拓展释放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海大与青岛的共生互动,促成了西海岸校区的成长。

于志刚介绍,海大一直都想建设一个濒临海滨的校园,以有效支撑海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份渴望在2014年夏天得到了青岛市政府的回应,海大新校区的建设选址开始启动。经过慎重研究论证,海大看中了古镇口融合创新区,因为这里的水文、地质条件非常适合建设滨海实验基地和海上试验场,未来还可以建设可停靠大型科考船的深水码头。2016年11月1日,青岛市政府与海大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7月 6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海大建设西海岸校区,西海岸校区由此正式纳入快速建设的轨道。

西海岸校区的建设,将结束海大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基地的历史,为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特色优势的拓展释放和应用学科服务能力的集成提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样是以“经略海洋”为使命,海大与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海大将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协同创新、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站在青岛的版图上俯瞰,这所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东西两翼振翅高飞,也必将为青岛实现蓝色跨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及海洋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占地约2800亩,2022年完成一期建设

海大的每一个校园都可以定格为一帧美丽的画卷。

鱼山校区依八关山而建,古朴的校园风格使之曾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崂山校区环绕着五子顶,现代风格扑面而来。而新建的西海岸校区西依大珠山,东临黄海,兼备山海神韵,这个崭新的校园既传承历史、又面向未来,展现海大的百年风情,诠释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

从西向东,从山到海,两条由大珠山到海岸线的绿色“山海通廊”,将构建疏密有致的学习生活空间,也为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据介绍,西海岸校区将按照“百年校园、总体规划、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与现有校区统筹协调,逐步打造成为开放性、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新校区。校区规划设计“古典、近代、现代”三个建筑风貌带,展现了学校从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建筑风情。“古典区”传承鱼山校区 “新哥特式”建筑风貌,承载历代海大人“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情怀;“近代区”沿用青岛地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风貌特点,营造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现代区”建筑造型开阔新颖,预示着全体海大人勇于创新、面向未来的气度。

此外,“绿色校园”设计理念将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有效控制师生步行距离;“海绵校园”设计手法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搭建湿地园林、景观水系;空气源、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也将应用到校园当中,建设低碳节能的能源管理系统。

此前,海大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崂山校区三个校区共计2400余亩,而西海岸校区占地约28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容纳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2022年完成一期建设,在校生规模达到7000人。

海上试验场梦想照进现实

校区东南端的里岛将延伸出长长的栈桥和码头,海大新建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船,以及那些为海洋科考立下汗马功劳的 “东方红2”船、 “天使1”船……一艘艘靠泊在岸边,随时等待召唤,它们是海大的深海利器,也是可以向所有涉海单位开放共享的平台;

未来,海大实验室里的水龙头,或许可以直接流出海水。当学校的船队从海上归来,海大学子们奔向码头,将科考船采集的样品在里岛上的岸基保障中心及时处理,那份充实的忙碌实验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根据规划,西海岸校区确定了五大功能定位,分别是滨海实验基地和海上试验场、工程技术学科群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这五大功能定位都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体现了创新发展的理念。一期建成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将首批迁入新校区。

一直以来,海大都没有在扩招大潮、合并大潮中随波逐流,没有盲目扩张,而是坚持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和质量。西海岸校区与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崂山校区在整体规划上有了统筹安排和功能区分:鱼山校区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为主;浮山校区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孵化区;崂山校区以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为主;西海岸校区将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建设涉海学科的重要临海设施,形成理工交叉、文理交叉的前沿研究平台。

长堤、栈桥、巨轮,这样一幅壮美的画卷,即将走下海大西海岸校区的规划图纸,让海上试验场的蓝色梦想照进现实,并成为海大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加速器。

于志刚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建校95年来,以培养和造就国家海洋事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发展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青岛聚力开展“海洋攻势”,这让海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念更加坚定,责任使命也更加重大。学校将以西海岸校区建设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青岛海洋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