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李澍)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市南区教体局就开启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第一课”,组织学生观看专题视频,引领学生走进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人工智能教育第一课”的开启也正式宣告人工智能教育在市南区进入常态化教学试点阶段。
青岛第五中学作为市南区首批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学校,除组织学生观看“人工智能教育第一课”外,还将人工智能教育与编程教学有机融合,创设了机器人和创客的特色课程及社团,为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大餐”。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并大胆创新,尝试用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更多改变。
青岛基隆路小学长期以来重视人工智能教学研究,在多个年级推广编程教学,以四年级为课题研究点,全面开展Go C编程教学探究,同时依托“人工智能第一课”优质资源,立足小学生特点,基于兴趣培养,为学生呈现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人工智能趣味课程。
在青岛南京路小学,由校长任组长的“人工智能教学专题研究小组”,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每周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人工智能专题教研,为人工智能课程的全面实施做好充足准备,让人工智能课程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理论实践相得益彰,让学生真正浸润在人工智能教育中。
下一步,市南区教体局将认真落实《山东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的相关要求,初步探索“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的未来教育范式,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建设具有市南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