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王墨然)新学期,青岛市100所中小学2万余名师生迎来一个新的开始,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将在这些学校试点开课,课程将按照每周一课时安排并纳入校本课程。
青岛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青岛一中、青岛二中、城阳实验中学、胶州实验高中、崂山区实验小学等100所学校作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全市300余名骨干教师接受培训,并组织专人制作《人工智能开学第一课》,以供师生观看、学习,为课程开设奠定师资基础。
为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率先启动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包含与教材配套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超算中心、人工智能体验实验室。目前,已经完成账号部署与实验室安装,为课程开设提供硬件保障。建立教研团队,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为引领,研修教材、编写教案,制定教师教研、集备制度,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据悉,青岛市人工智能课程配套教材包括小学《人工智能启蒙》、初中《人工智能入门》、高中《人工智能基础》。课程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设,开设年级为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七、八年级,高中一、二年级。课时分配为每周一课时,高中课时作为选修学分计入学生发展档案。人工智能教育离不开操作与实践,为此,我市特别建设了一市三区超算中心,为百所试点校建设了创新实验室,配备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软件及硬件设备。
今年3月至6月,青岛市教育局依托商汤科技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聘请人工智能教育博士团队,对全市百所试点校30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2020年,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还将继续纳入教师培训重点工作。为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我市确定了“1+4+1+100N”的工作组织架构,即以教育装备信息中心牵头,崂山、城阳、西海岸新区、胶州四个实验区共同推进,打造综合实践中心为全市人工智能学生高端培训基地,全市以百所试点校为基点不断扩大试点规模,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课程建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