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姜喆 )如今,全球经济已进入供应链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物流业。在青岛市发起的“十五个攻势”中,明确提出青岛港要由运输港、物流港向贸易港、中转港转变,同时,在发起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建设攻势中,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已经日渐凸显。
青岛道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商。作为传统行业供应链转型升级的推动者,道合供应链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性难题,开启智慧供应链服务新时代。2019年1月,道合供应链获评“2019供应链金融生态合作伙伴”;2019年6月,企业荣获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颁发的“2018年全国金融仓储十强企业”称号。
“志同道合,同心同赢”,按照“以供应链思维、做产业链整合、构建道合生态圈”的实施路径,道合供应链为产业链用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准金融服务,并成为业界可实现规模化应用,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为传统行业供应链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的典范与模本。
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
实现多方共赢
走进道合供应链的智能仓库,橡胶等大宗商品鳞次栉比,叉车在仓库中穿梭,每一笔货物全部需要取得授权才能进出仓库,否则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而在不远处办公楼中的中枢室,在库货物的状态实时更新,通过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记录,实现存储货物的电子化。同时,无论在任何地方,打开手机APP端,就能够随时查看货物在库情况与后台的数据。整个链条环环相扣,处处彰显了智慧物流的“神奇”。
这个由青岛道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化物联网仓储管理平台,在传统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了仓储管理过程可视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和人为风险;智能仓库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仓储管理,交易所及交易市场的交割物品管控,并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供应链融资及动产质押业务提供了动产管控有效手段。
2018年6月,道合供应链与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签署“物联网+区块链”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区块链仓储物流金融业务合作新模式。
“整个项目是应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来控制融资风险,举例来说,假设企业进口橡胶,用货物质押贷款后放置在仓库中,银行需要定期派人进行实地查看与监管。即便如此,也可能存在企业用一批货进行重复融资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一女多嫁’,引发信用风险。”中国建设银行保税港区支行公司部负责人李培元为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由于传统供应链大宗商品流通数据是通过人工计数、手工录入等“原始”方式存留,存在数据不真实、单据真伪难辨、仓库控货没有保障等弊端,不能顺利打通融资通道,还存在着货物存放仓库丢失风险、重复融资风险以及人为道德风险等。而区块链仓储物流金融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商品融资,不仅降低了金融风险,并且可以有效实现盘活动产、拓宽融资渠道,以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对于应用货押做融资的客户,只需要将货物放置在智能化物联网仓储管理平台,提供合同等相关材料,就可以申请融资,对于诚信的企业来说,融资的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李元培介绍,以往,企业从提交纸质材料到融资成功,大约需要4~5天时间,而应用物流金融平台之后,在网上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审核后,最快可在几个小时之内获得融资。
“道合与建设银行所做的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开启了未来货权转现货质押的模式,在青岛地区我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青岛道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汇丰介绍,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让银行敢贷、愿贷、能贷,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让社会的信用风险降低,达到多方共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慧供应链金融新时代。
可复制的“道合模式”
构建供应链生态圈
前不久,深圳出台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进程中,青岛也立足自身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除了在产业链上起到核心枢纽作用的龙头企业,围绕着供应链金融开展服务的专业第三方机构,也是构建供应链生态圈的源头活水。
目前,道合供应链在行业内首次提出“物联网+互联网”的智慧供应链发展模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公司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新型监管模式”不断升级,与多家银行合作探索,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通过高效便捷的金融科技产品,助力实体企业实现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持续优化完善。该模式得到国家海关总署、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国家政府机构,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银行、日照银行等银行机构的一致赞同。
孙汇丰为记者介绍,从传统的物流仓储企业,到物流、贸易同时发展的综合性企业,再到可以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仓储一体化服务的供应链企业,道合供应链的探索与创新既是步步为营,又是水到渠成。
“道合打造金融供应链的初衷是用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医治银行和非银机构‘创伤后遗症’。”孙汇丰介绍,由于近年来频频出现重复质押、虚假质押、质押权无效和贷款违约情况,给作为资金方的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银行明知道中国巨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是浩瀚的蓝海,就是如同“创伤后遗症”一样不敢靠近,金融供应链的打造就是让金融机构重塑信心,赋能实体经济。
当前,道合供应链针对业态存在的痛点,经过追根溯源、深入探讨仓储业未来健康发展的对策,采用道合创新模式和思维,将引导行业逐渐走上成熟和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路。利用物联网底层技术+区块链数据交互,实现实物资产数字化,生成并流转锚定实物的数字资产。授权共享枢纽,定制系统接口,流转过程加密,支撑区块链数据交互,让政府部门、交易市场、仓储物流、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货主各方根据授权掌握货物在库、在途的真实信息。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让道合成为传统行业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者。同时,道合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科技研发的投入,公司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认证,现有和正在申请的知识产权与专利12项。2018年,企业的“大宗商品智慧供链项目”被评为“2018青岛智慧城市百佳优秀解决方案” 。
“道合致力于构建业界领先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仓储服务平台,打造最有价值的产银融合生态圈,开启全新的智慧供应链服务新时代。”孙汇丰介绍,通过智慧平台聚合供应链服务和金融服务,实现生态圈合作共赢。同时,“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平台”采用标准化实施,可实现规模化应用,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