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用家的温暖点燃教师工作热情

上图:青岛一中举行心理健康月之青年教师心理成长活动。

右图:青岛一中“班主任节”。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在青岛一中的校园里,有一间特殊的教室,内部布置富有童趣而温馨。每到下午四点,这里便传来了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一所高中学校为何有小学生的教室?这是青岛一中为教职工子女打造的集文化课、素质教育与特长培养为一体的课后托管中心,名为“无忧中心”,意在从实际出发,为老师们解决后顾之忧。在青岛一中,像这样暖心的举措还有许多。青岛一中精心培育和打造“家文化”党建品牌,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幸福感,用家的温暖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教育的三要素——学生、教师、学校是互相支撑、密不可分的整体,学生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学生,而驱动这三者前进的引擎就是教师。”青岛一中党委书记刘丽说,以共同理想凝聚人,以人文关怀亲近人,以优秀文化塑造人,这是“家文化”党建品牌的深刻内涵和不变宗旨。记者了解到,青岛一中打造的六个“家”中,既有从提高教师职业修养角度入手的书香之家、名师之家、师德之家,也有旨在关心服务教师的温暖之家、和谐之家、健康之家。六个“家”让每一位教职工有成就感、归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位教职工的智慧和潜能。

在书香之家,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浸润着校园。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读书会、读书节等让老师们保持思想活力;优秀青年读书班,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经典,提升教学技能素养。此外,青岛一中还创办校刊《银杏树》,激发师生阅读、写作的热情。

在名师之家,优秀骨干教师从教学和班主任两个维度被划分为四个梯次,实施“金字塔”策略。开展各种技能比武,促进各梯次之间学习交流,实现上级带下级、同级互促、逐级晋升的良性循环。“领跑者培育行动计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黄晓明优教奖”等奖励措施,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卓越。经过多年的锻造,青岛一中形成了以青年读书班、标兵教师、首席教师和省市国家级名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力军。

在师德之家,青岛一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培养的内容与方式,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确保教师队伍廉洁从教、文明从教。利用“师德教育月”,集中进行师德教育活动,并举行“十佳良师益友”等评选活动,以评促建。

在温暖之家,“无忧中心”只是青岛一中为老师们解决后顾之忧众多举措中的一个。自2010年起,青岛一中把感恩节设为“青岛一中班主任节”,向辛勤付出的全体班主任致以崇高的敬意;为教职工生日准备“爱心蛋糕”、对患重大疾病的教职工进行最大限度的帮扶救助……这一系列的暖心举措,将教职工的心与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和谐之家,“金点子”征集活动、不定期召开“主题征集意见会”、教职工提案条条有回应……民主管理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在健康之家,教职工可以在“好声音”、羽毛球、摄影、健身操、瑜伽等十几个文体俱乐部中陶冶性情、强身健体,也可以在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中塑造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健康之家不仅强健老师们的体魄,也培养了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家”的归属感。

青岛一中的“家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刘丽告诉记者,青岛一中党委立足实践,紧跟时代要求,先后几次对“家文化”进行调整和扩充。自2018年起,又在“六个家”的基础上,再着力打造三个家,即“志愿服务,打造爱心之家”“心理健康,打造阳光之家”“军民融合,打造拥军之家”,用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工程,温暖教师的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