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暑假忙衔接且听专家说

半岛记者 孙雅琴

岛城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暑假生活,尤其是处于初中升高中、小学升初中、幼儿园升小学的衔接阶段的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暑假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话题。近日,记者采访岛城名师,开出各学段暑假衔接教育的清单。

初小衔接: 正确面对转变 暑期加强训练

青岛杭州路小学老师侯屹表示,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低龄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和领域充满好奇但又有些紧张。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可能也会手足无措,甚至感到焦虑。“家长担心情绪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好上学准备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心理准备。”侯屹表示,上学应该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第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家长应当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让孩子对上学产生向往,让她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儿。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学会渗透热爱学校、喜欢老师、热爱班级、热爱学习的思想,比如“你们的班级真漂亮!”“真棒,你今天又学到新知识啦!”“你长大了,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为你高兴!”“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了!”等。

“家长千万不要拿学校、老师去吓唬孩子,比如‘等你上学了,看老师怎么管你’‘你要是再怎样怎样,我就告诉你老师’这类的话要少说,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使他们害怕上学,厌恶学校和老师。一个不喜欢学校和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在学校里学习好生活好?”侯屹说。同时,家长也要先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喜欢上学,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习。

除此之外,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小学阶段知识量并不大,知识也不是很深奥,但却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各种好习惯的支撑,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是最重要的。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贯穿于教学始终。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老师的任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学生有了好习惯不仅会促进学习,也会受益终生。”侯屹说。

小学阶段轻知识,重能力;初中阶段重知识,重应试。部分新初一学生的不适应感往往比较强烈,但只要在暑期里稍做准备,就不难克服。进入初一的学生,也往往开始进入青春期,伴随着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最好暑假期间启动孩子培养良好习惯、自主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这才是新初一衔接教育的关键。

怎么做才能更好适应初中生活?青岛寿光路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班主任牟钟声认为初小衔接家长可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从这个暑假开始,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必要时就得作出一些牺牲,在看电视、上网方面有所节制;家长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注重学习和阅读,了解心理学的常识,与孩子及时沟通,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家庭和学校之间也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合作关系。作为家长要注意加强与学校、老师间的联系,树立老师的正面形象,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避免损害教师的威信。

杭州路小学老师汪玉磊则认为,初一新生的心理跨度较大,上学前可先熟悉一下新校园或询问附近的学哥学姐,了解一些新学校的规章制度,事先进入心理“磨合期”。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加强意志训练。比如,在学习上,当天的作业一定要要求孩子当天完成;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到一题多解;在生活上,要求孩子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要按时起床、按时上学等。

适度学科预习 转变思维方式

初高衔接 提前规划很重要 学生要重新自我定位

经过初中三年的紧张学习后,学生们马上就要迎来高中学段的学习,相比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学习会更紧张。那么,暑假期间准高中生们应该做些什么呢?青岛十七中副校长王世柱认为,初高衔接的主要目的是心理上预期,思维方向的转变以及三年后规划。他建议高一新生家长在这个暑假提前设计三年规划,按计划进行,尽量不要车到山前再定路,要让车朝目标加油开。与此同时,想办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和天赋,在学校课程和未来培养中挖掘潜力。

王世柱说,初中和高中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同。所谓初高衔接最重要的并不是提前接受一些高中知识,而是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的学习容量增大,知识难度也加大了,教师的讲解相对初中更加简明扼要。适应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才是从初中到高中最主要的转变。比如,初中数学一节课可能只讲一两个例题,而到了高中数学课不但要讲定理,还要讲定理的应用等。所以初中生进入高中后,首先要学会听课,更要集中注意力,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全都听进去,并在课后加强练习。

这个暑假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认清自己”,跟孩子聊聊高中的学习特点。可以找一些高中学生、家有高中生的家长或高中老师谈谈,弄清楚到高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即将进入的高中学习,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其次,跟孩子一起试着“事先设想”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境况。设想一下进入高中后可能会有哪些适应和哪些不适应的情况。尽量要让孩子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下自己将如何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来适应未来的学校生活。帮孩子重新自我定位。不少学生是初中班里的佼佼者,如果到了一流学校,一旦成绩有所波动,不要失去信心;如果去了不太理想的学校,也不应该灰心,争取尽快成为班级甚至年级的“领跑者”。坚定地告诉孩子,进入高中,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有三年的时间,足以不断提高成绩、提升自己。

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教务处主任李莎认为小升初是孩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三个差异不能忽视:一是学习任务加重,初中的课业学习和小学不是同一种风格,小学的学习内容多为模块化的,而初中的学习内容则比较系统,层层递进,面对学习内容的转变,学生一定要心态平和,坦然面对,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提前熟悉初一学习内容,提前准备,早胜一筹。二是强调自觉性,初中的学习生活,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学生要提前培养初中学习习惯,要有意识地培养预习、复习、记笔记等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学生还要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三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逐渐开始有很多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广泛,往往也会出现很多烦恼和压力,学生要正确面对身心变化,多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交流,不断提高品格和修养,全身心迎接初中生活。

此外,青岛第二实验初中教学主任周啸建议,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多给孩子以鼓励。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要一味埋怨、责怪,而应当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鼓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对孩子特别是对于长期处在自卑状态的孩子,家长应当多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尊重和信任孩子,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闪光点,通过正确引导,让孩子迎接困难,建立自信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