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一生一师一校园

  

■薛倩倩与薛文炫在教室里的“六一”合影。

刚刚过去的“六一”,各校用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孩子们庆祝节日。在海中孤岛竹岔岛小学,二年级学生薛文炫和幼儿班的糖糖也都穿上了鲜亮衣服。学校唯一的老师薛倩倩给两个孩子拍了合影,这是每年“六一”的必备项目,也是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教室里有电子白板,薛倩倩把孩子的合影传到白板上,就像背景墙一样。岛上没有网络,为满足两个孩子看动画片的愿望,薛倩倩把电子白板和自己的手机热点连通起来,陪孩子一起看喜欢的动画片,欢声笑语在教室里飘荡。

可能不久的将来,竹岔岛小学不会再有新生入学了,琅琅书声终将消逝在海风中。薛倩倩就像一位母亲,用爱迎接孩子的到来,又目送孩子的远去,用一场得体的退出,放飞孩子更好地成长——

院子里悄无声息,一个小男孩静静地等在一间教室前

早上7:20,从薛家岛轮渡码头开往竹岔岛的快船准时起航。在风平浪静的天气,每天早上有一班进岛的船,每天下午有一班出岛的船。最近几天天气都比较“给力”,竹岔岛小学唯一的教师薛倩倩得以每天下午放学后乘船回到薛家岛上的家,第二天一早再赶快船到校上课。

大约8:00,快船靠岸,记者与薛老师走出船舱的那一刻,一阵欢快的孩子笑声传过来。记者看过去,原来是糖糖推着一辆粉红色的崭新儿童自行车,正跃跃欲试。糖糖大名叫高梓涵,她和妈妈随姥姥姥爷住在岛上,在岛外工作的爸爸给她买了心心念念的儿童自行车,让快船捎回来,她由姥爷领着,一早就在码头等着接收礼物。

四十多户村民、一个小小的码头、一个村委会,一个小学教学点、一个幼儿班——这几乎是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竹岔岛的全部社会生态。竹岔岛小学便是附属于薛家岛中心小学的教学点,只开设到三年级,目前只有一名二年级学生和一位老师,加上隔壁幼儿班的一名幼儿和一位幼师,就是岛上所有的师生。

记者随薛老师沿路行至地势高处,映入眼帘的是竹岔岛小学的高大校门。院子格局很简单,前排是村委会办公室,中间是小操场,后排是校舍。校舍的院子里悄无声息,只有一个小男孩静静地等在一间教室前,那就是薛文炫。他所在的那间教室,就是这个教学点的小学部,旁边有一间综合实践教室,再另一头是幼儿班所在地。

“他从来没旷过课。”薛老师告诉记者,岛上没什么玩伴和娱乐方式,小文炫很喜欢到学校来,毕竟每天都能学到一些新东西。

“爸妈给我们起的名字里头,都有一个字和学习有关”

课间,糖糖骑着崭新的童车在操场上“兜风”,小文炫就跟在旁边看。

“你会骑吗?”记者尝试着和小文炫搭话,本来以为他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没想到他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父亲打渔,母亲在岛上开小卖部,不过只有游客来了才进货。小文炫没什么兴趣爱好,每天早上7点来钟起床,然后上学,放学之后写作业,写完就去找糖糖玩,晚上的娱乐就是看电视,8点有个动画片,演40分钟,9点上床睡觉。夏天他经常去海里游泳,能游很远,还经常潜水抓海螺。

“你今天住这吗?”得到记者否定的回答后,小文炫说:“你要是夏天或者周末过来,我可以带你去火山口那看看。”记者能感觉到,外面的人来岛上,小男孩还是挺开心的。

“你觉得在这边上学孤单吗?”“不孤单啊。”“那你上完三年级就该去外面读书了,你期待吗?”“不期待啊,岛上多安静啊,外面车太多了,声音太闹了,吵得我头嗡嗡的。有一次我和我妈坐隧道车,挤死我了……”小文炫说,他不经常出岛,有时候跟妈妈一起去外面买菜,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李村,坐地铁。他还去过万达MALL,“那个海盗船,荡得太高了,比过山车还高,真吓人……”虽然小文炫嘴上“嫌弃”外面太闹,但记者感觉他谈起外面的世界还是兴致勃勃。

“你有什么理想吗?将来想干什么?”“这个我还没想。”“现在你还太小了是吧?主业还是好好学习。”“是啊。我爸妈给我们起的名字里头,都有一个字和学习有关,我叫文炫,我姐姐叫书熙……”

记者从薛倩倩那里得知,小文炫的姐姐在外面上初中。小文炫的妈妈每次从岛外回来,都会给孩子带一些图书或者教辅材料,岛上条件有限,她就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小文炫不期待到外面读书是真的,从安静到嘈杂,从“一对一”到班集体,他心里也怕不适应。

师生“一对一”上课,课堂安排“量身定制”

进了教室,记者发现设备还是比较现代化的,学生使用的是标准课桌和座椅,黑板后面装了电子白板,墙壁上挂着空调,教室后方还有一架电子琴。后黑板上贴着学生作品,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练字作品,作者都只有小文炫一个人。只有旁边的两张照片,显示着小文炫也曾有过“同学”,那是他和一个女生的合影,一张是两人在操场上打篮球,另一张是两人走在海边木栈道上,像是一次“郊游”。后来记者得知,这名女生比小文炫高两个年级,如今已经在岛外上四年级了。

薛倩倩先让小文炫把昨天学习的字词复习一下,准备待会听写,她趁这时候批改起了小文炫的数学作业。听写字词时,小文炫把“叔叔”的偏旁写成了反文旁,薛老师列举了几个不同的字,引导小文炫认清反文旁和折文旁的区别,待小文炫搞明白之后,她又让他在本子上把“叔”字写三遍,巩固记忆。听写完字词,薛老师拿出一叠英语卡片,一张一张地考查小文炫先前学到的英语词句。发觉小文炫在说到单词“weather(天气)”时发音不准,薛老师便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纠正,还让他用这个单词造句,直到他掌握。复习完汉语和英语的字词,当天的课程正式开始……

数学课教的是加减法的应用,薛老师给出几个已知条件,让小文炫自主思考,自己提出问题。“一辆卡车一次能运400个西瓜,一辆拖拉机一次能运200个西瓜,总共有600个西瓜,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拖拉机可以运几趟?”小文炫提出了一个“超纲”的除法问题,并且准确列出了算式。薛老师告诉记者,小文炫喜欢学数学,以前的课程只教过简单的除法,百以上的除法还没涉及。

因为是“一对一”,上课效率很高。小文炫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数学、英语能考98、100分。这里也没有课间铃声,薛倩倩看小文炫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就给他下课:“行了,去找糖糖玩吧。”

“同伴互动、集体生活、社会经历,这些我都没法给他”

中午放学后,记者随薛倩倩来到她的住处,那是村委会给老师免费提供的村居。前后左右的邻居大部分都搬走了,只有隔壁院子里还住着老人。屋子里,薛倩倩用电磁炉做了两份简单又可口的葱油拌面。学校没有食堂,她在住处备着油盐、挂面之类的食材。

薛倩倩告诉记者,天气好的话,她只在这里吃一顿午饭,下午回家;天气若是不好,她就只能滞留岛上,晚上一个人住在这里,黑漆漆的,她也很害怕。最久的一次她连续滞留了一周多。母亲放心不下,有时候会过来陪她住。住处没有电视,放学以后唯一的娱乐就是玩手机。

从临沂师范英语专业毕业后,薛倩倩一直在薛家岛中心小学任教。2017年,她已经工作满五年。“学校领导征求我的意见,问愿不愿意到竹岔岛小学工作,我觉得年轻的时候有这样一段独特的经历也不错,就接受了领导的安排。”

薛倩倩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的决定持反对意见,一方面是怕海上乘船遭遇恶劣天气,另一方面岛上人太少,女孩子只身一人难以令父母安心。“但是既然已经接下了任务,我也不好再退缩。”

对于岛上的教学点,薛倩倩内心的感情颇为复杂。上级领导承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要上学,学校也会派老师来,这的确是最温情、最坚定的教育支持。但是另一方面,岛上闭塞,能学的东西实在有限,并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我能给他的是课本上的知识,但是同伴互动、集体生活、社会经历,这些我都没法给他。”薛倩倩的话语中透着忧虑。

下午2:30是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的放学时间,记者和薛倩倩登上了14:40回薛家岛的快船。视野中的小岛越来越远,或许不久的将来,这所海岛学校不会再有新生入学了,琅琅书声终将消逝在海风中。不过薛倩倩就像一位母亲,用爱迎接孩子的到来,又目送孩子远去,用一场得体的退出,放飞孩子更好地成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