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大学路小学开展“品行培养月”达标活动

低年级要会自己穿衣、削铅笔;中年级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用餐礼仪,做到自己洗头、洗澡、剪指甲;高年级能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手持“法宝”助长好习惯

最近,青岛大学路小学推出了“品行培养月”达标活动,内容包含“爱党爱国”“文明有礼”“自理自立”等多方面内容,每一方面内容都有7条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特点制定的指导操作性强的具体条目。

据校长张文龙介绍,学校每个月发放到学生手中的这张表格,其内容实用且可操作性强,是一张能够促进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法宝”,学生可以比对表格对照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变得更有修养和内涵,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品·智大学人”。

好方法激励促进品行培养积极性

记者注意到,在这张表格上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再到家长评价都是分别需要两个人来签字认可的,表格上的7条达标内容只要全部达标就可以获得“xxxx”之星证书,累计3个月全达标并在期末成绩、体育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学校还将颁发校级的“品·智”之星证书。这种激励方法的制定,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品行培养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多才多艺、性格开朗的三年级七班方靖凯同学和记者分享了他在这项活动中获得的小快乐:“我从幼儿园时接受的教育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吃完饭收拾碗、筷;晚上自己洗袜子、自己睡觉、自己洗澡等,二年级下学期我就可以自己上学、放学,回家后也能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以前感觉这样做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参加了学校的品行培养——自理自立评比活动后,我忽然感觉到自己平时所做所为原来是很优秀的,特别是当妈妈、老师和同学给我评价优秀时,更加增强了自信心,增添的荣誉感,不禁为自己点赞,更加愿意尝试着做的更多更好。也因为这个评比,我还会试着加快行动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保证休息时间,更好的利用时间,养成规划时间、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行为习惯。我最喜欢做公益活动,去图书店当义工、为养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钢琴演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能有图书馆而义卖报纸,现在评比活动中也有要参与公益活动的项目,当我看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被家长和老师、同学们评为优秀时,我感觉很开心,立志一直会这样努力的帮助他人。”

及时肯定让孩子阳光心态

好的行为好习惯被及时的给予好的评价肯定,学生们会特别开心,就像方靖凯妈妈说的:“这种正向激励让孩子特别有成就感,更加自信;那些因为疏忽而没有被评为优秀的行为,不用老师和家长提醒,孩子自己很快就更正了;小同学之间也会经常讨论、相互督促,孩子的做事自主性不断提升,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学校把好的传统美德、中华礼仪、行为习惯、素质要求都清晰的分阶段分层次明晰的列出来,这有益于孩子更清晰的了解什么是社会和学校倡导的,什么是自己应该遵循的,简洁易懂,易于执行,因为加入了评比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及时的反馈、激励,让孩子更加阳光心态,快乐成长。”

“通过‘品行’培养月达标活动,从文明礼仪、爱党爱国到自理自立,从校内到校外,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每月的达标内容既为学生品行的培养指明了目标,同时也为家校间的合作提供了方向。现在每个学生都习惯了这种培养模式,时刻提醒自己,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内容,争做‘品·智’好少年!”大学路小学大队辅导员丁超这样评价道。

记者 李澍

链接

“品·智”:即崇高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在学校这一大家庭中,师生携手共进,共同品味探新,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达到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实现养育德行、涌现智慧、润泽生命的教育目的,让优秀的老师更优秀,让成功的孩子更成功,让活跃的课堂更活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