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专家们现场接受聘书成为青岛一中航天导师。
本报4月20日讯 航天专家担任导师,与学校共同构建航天课程体系;学生有机会前往运载火箭研究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兴趣者可进入“航天科技班”,瞄准航空航天研究专业院校发展……在第四个 “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4月20日上午,“青岛市中小学航天教育校际合作共同体”成立仪式和“未来航天人才”合作培养计划签约仪式在青岛一中举行。在现场千名学子的见证下,青岛30所中小学共同宣布组建 “青岛市中小学航天教育校级合作共同体”。
伴随着青岛一中学生快闪歌舞节目《我和我的祖国》,当天的仪式拉开帷幕。作为当天活动的最大看点,青岛一中校长王先军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兆魁教授、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蔡洪教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型号设计师钱航博士、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马振宁博士,中国爱太空商业卫星研制发射领军人物白瑞雪博士现场签订了“未来航天人才培养计划”协议书,并为专家们颁发了聘书。
依照“未来航天人才”合作培养计划,专家导师们将为学子们带来前沿高端的航天专题讲座,同时学生也将有机会前往清华大学、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进行主题学习。导师们将协助青岛一中在三年内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航天课程体系,争取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航天特色名校。青岛一中将选拔对航空航天专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建“航天科技班”,对有志于航空航天研究的青年学子进行专项培养。
活动现场,由岛城30所小学、初中、高中组建的“青岛市中小学航天教育校级合作共同体”也正式宣布成立。蔡洪教授与王先军校长,共同为“青岛市中小学航天教育校际合作共同体”学校颁牌。
王先军透露,通过校际合作共同体,30所学校将共同分享航空航天课程,构建航空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助力共同体各校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