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正是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展研学旅行的好时节。4月11日至13日,青岛六十七中高二级部600余名师生乘车奔赴圣城曲阜、古城台儿庄,开启春季研学之旅。在学校“出彩教育”搭建的宽广舞台上,师生们收获满满;青春的行囊,在奔跑中不断丰盈!
优秀传统文化激扬青春活力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游学,本就是溯源于孔子的传统学习教育方式。在曲阜研学基地,内容丰富的国学课程让师生收获良多。杏坛中,同学们身着汉服,参加了神圣庄严的拜师礼,感受师道崇高的精神文化内涵,表达对至圣先师的无限敬仰;六艺城里,同学们置身新“六艺”学习,将“诵礼乐华章”与“传君子六艺”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与游、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国学讲堂上,同学们走近孔子,深入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将《论语》经典语录共同复习、研读,以孔子思想观照当下生活,激励青春成长。在研学感言分享中,学生蔡公言表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中华孝道精神源远流长,帝王以之治天下,做人则以其为根本。学习,让我不断反思自己。那些青春期莽撞的言行,不会再有。长辈所期,我定当不断努力。 ”
走出来的研学,本就是对“远方的呼唤”的第一声回应。它不仅仅是一个时空的概念,更是青春躁动的心灵和不羁灵魂的向往。当同学们漫步在儒家祖庭——三孔圣地时,血脉流淌的齐鲁文化和经年习得的儒家精髓一一苏醒。万仞宫墙外,同学们静静地观赏着古城艺人表演的六艺舞。铿铿作响的铠甲刀戟,翻飞飘舞的裙裾宽袖,典雅大气中彰显的是儒家礼仪的邈远厚重与余韵悠长。迈过一道道门坊,同学们仿佛跨越了千年;轻声诵读每一处的碑刻诗文,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写满敬仰,接受文化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
红色+传统文化让研学更具吸引力
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4月12日下午,青岛六十七中师生来到枣庄市,游历台儿庄古城,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古道悠韵中感受先辈爱国情怀,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同学们在台儿庄古城研学基地,开展运河文化与非遗文化研学课程,踏着青石板路,在古香古色的建筑当中穿行,不时走入几家民俗纪念馆,了解当地百年前的民俗。一路走来,知识留在了脑海里,美景留在了相机里,美好的经历留在了心里。独特的运河文化,多彩的鲁南民俗,丰富了见识,陶冶了人文情怀,提高了对生命的体悟。
台儿庄古城保存的53处抗战遗址,是战争与和平的见证。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台儿庄大战文字、照片、遗物、影像资料等,对台儿庄大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白现在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当年英雄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经鲜花朵朵绿草如茵。感怀来之不易幸福生活的同时,更懂得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学生金美宵说:“一封书信,一张照片,一枚子弹,一页报纸,一把手枪,就那样摆放在纪念馆里,灯光闪烁,提醒着世人,什么要纪念,什么不能忘却。那一帧帧黑白照片映入眼帘,却是触目的红,惊人的红,我震惊于日本人的残酷暴行,钦佩于中国人英勇团结。勿忘抗战史,以我火红青春,谱写中华礼赞。 ”从台儿庄古城走出的学子们将带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骄傲,将红色精神弘扬传承。
共享出彩美丽人生
一城一水一圣人,研学问道东鲁行。短短三天的研学活动,青岛六十七中的师生们共同学习,丰富见识,拓展视野。期间开展的美篇制作、摄影比赛、游记比赛、寻根掌故、地域采风等活动,将出彩教育与研学课程灵动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推进了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
作为青岛六十七中认真落实“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研学之旅将教育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让同学们仰观俯察天地的智慧,体悟追求生命体悟,得到人文情怀、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提高。这也正是学校“出彩教育”行动纲要引领下的课程体系内核所在——关照生命个体的成长,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为师生成长搭建出彩舞台,让每个人都享有出彩的机会。青岛六十七中,未来可期!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