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即墨区创新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之初,即墨区拥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7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199家(其中有储存经营18家、加油站117家、无储存经营64家),且多为民营企业或改制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大,情况复杂,“小、散、乱”问题突出。今年以来,即墨区以安全生产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为契机,针对企业规模小,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础薄弱;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员工流动性大,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化工围城,事故风险压力大,应急救援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采取依法关闭取缔和优化提升等措施,加强和改进化工企业安全监管,全区化工企业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安全发展,推动观念创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大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宣传力度,教育引导政府监管部门和化工企业切实认清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方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认清安全生产由治标向治本、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的总体趋势,自觉以实际行动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政府方面,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带头作用,在全区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统一安全监管人员严格规范安全监管意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思想观念。企业方面,建立企业微信群,定期发布化工企业发展新安全要求、新技术理念。多次组织召开企业安全培训会、座谈会,探讨产业布局调整、市场去劣存优大环境大趋势,讲解企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落后产能终将淘汰、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的新理念,不断催生科学、安全发展的内动力。 

二、实施台账管理,优化监管机制。为更加精准的监管,该区创建并实施台账式管理方式,逐企建立监管清单,树立监管靶标,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层次,相继开展了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危化品企业风险评级专项检查、加油站安全专项检查等行动,实现了对企业的“诊断式”检查。在充分掌握不同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实施更加公平、更加有效、更加透明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以查促管、以查促转,利用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督促企业转变以牺牲安全换取利益的旧思维,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今年以来,该区在危化品领域共计出动执法人员939人次,检查企业584家次,查处隐患1270条,立案23起,处罚31.19万元。

三、加大源头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为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源头管控,各相关部门严把危险化学品企业行政许可审批关,严格行政许可标准,依法关闭取缔因周边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安全距离或安全条件不符合安全许可标准的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开展以来,依法注销关闭位于人员密集区域小油漆生产企业2家、加油站1家、无储存经营企业6家,7家有储存危化企业拆除了储存设备设施转为无储存经营,并将安全、环保评级为差的30家化工企业列入关闭取缔名单。通过将这些安全生产条件差,设施装备落后,产能低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企业进行淘汰关闭或转换储存经营方式,降低了“旧动能”企业对化工生态压力,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及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开展。

四、坚持科技引领,增强监管实效。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危险化学品数字化监管,积极推广移动智能技术,即墨区政府投入1000余万元,在全区130家危化品生产、有储存经营及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实施智慧视频工程,安装高清防爆摄像头300余处,并入全区天网监控平台,逐步形成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监控和事故预警的监管新模式,努力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追溯。同时,在现有130家危化品生产、有储存经营、加油站中,积极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逐企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所有风险点均制定了风险管控措施,建立起从行业到企业、从企业到具体风险点的精细管控档案,实施更加科学、精准的管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