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压实监管责任 严格管控治理 坚决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攻坚战

12月19日,全省召开危化品视频会议,记者从青岛市视频会议现场获悉,近年来,青岛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深刻吸取国内外事故教训,警钟常鸣、举一反三,全面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未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但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也存在不少问题,可以说稳中有忧、稳中有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信图片_20181219154933

一、安全发展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有的中小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危险化学品体量大,固有风险高。青岛现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近2000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2972辆。拥有石油及化工液体码头9座,危险货物年吞吐量1亿多吨,危险化学品分布广、品种多,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监管力量不足。政府部门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监管任务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学历低、专业素质不高,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较为突出。

四、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我市现有化工园区2个、石化产业积聚区1个,这些园区的消防管网、清净下水系统、医疗救护、防恐等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在应急救援能力、物资配备等方面还有“缺口”。

责任重于泰山。下步,青岛市人民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深刻吸取张家口“11.28”事故教训,在优化和提升治理结构、治理方式上狠下功夫,切实将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到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微信图片_20181219154936

第一,坚决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好各方面责任。定期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活动,用事故教训增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推动专业机构、行业组织和安全专家参与企业安全管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第二,狠抓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严格源头管控,坚决执行3亿元项目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从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落实安全管控措施。三是持续开展“1+N”诊断执法检查,选派专家进驻企业实施专项会诊。四是加快推进化工安全仪表系统改造,2019年年底前完成“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生产储存装置的系统评估完善等工作。

第三,严格抓好隐患治理。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出台危险化学品“红、橙、黄、蓝”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对红、橙等级企业加大执法频次,提高监管实效。二是抓好青岛港2至6类危险货物进出口作业安全管控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危险货物进出口作业安全。三是组织开展重点企业交流互查,推动企业分享安全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加强车间班组安全建设,通过安全竞赛等活动,提升班组辨识风险、查纠隐患能力。五是严格打非治违,铁腕治理非法违法行为。

第四,切实增强监管力量。各区(市)安监部门至少配备3名以上专业监管人员,化工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2名专业监管人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推广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培训经验,采取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培养更加专业的职工队伍。

第五,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对化工园区和集聚区开展巨灾模拟构建,力争让应急救援机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二是加大应急管理投入,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更换补偿机制。三是强化应急演练,依托安全生产网格化系统,实施应急演练红灯警示销号管理,确保演练取得实效。

第六,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大数据研究中心,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收集危险化学品企业基本信息、重大危险源数据资料和重点装置自控临界点值,形成数据库并自动评估分析,实现风险可预测、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朔、事故隐患可预警的智能风险防控系统,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效能。

元旦、春节即将到来,各类企业进入生产高峰,人流物流车流密集,再加上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事故易发多发,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特殊作业、自动化改造、危险化学品罐区、“反三违”等专项治理,对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不按规定进行安全、环保投入,不具备安全、环保条件的企业,一律依法整顿,彻底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作出青岛贡献。(记者 赵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