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冠军张娟娟走进校园。
11月30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青岛市教育局和青岛十七中承办的2018年全国中学美术教育研讨会在青岛正式落下帷幕。此次大会既是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美术教育研讨会,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的第十七届年会,全面展示了我国美育发展的成效。多年来,青岛十七中美术教育乘着素质教育发展的东风,已经成为了青岛特色办学发展中的亮丽风景,美术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学生“组团”上名校已经成为常态。2018年全青岛地区获得清华美院专业合格证人数为13人,仅青岛十七中一所学校就夺得了其中11个席位,印证着青岛十七中美术教育的实力,更刷新着青岛美术教育的高度。
特色办学助力名校突围
青岛十七中是一所有着64年办学历史的山东省重点中学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建校之初就确定了爱生敬业、淳朴勤学的校风,几十年的办学塑造了淳朴、精致、担当的品格。 1995年,青岛十七中兴办了全国最早一批爱心班——“致明奖学金班”,同一时期举办首批美术班,为学校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世纪,为了避开对高考大文大理升学的单一追逐,挖掘学生潜能,拓宽学生成长路径,青岛十七中开始探索特色办学道路。秉持让学生参与发展,成就属于每个学生独有精彩的办学目标和定位,让学生特色发展、全面成长、个性成长,确定了美术特色,明确了学校新定位。 2009年借助学校三年规划的机会,明确了“以美育人”的办学思想和“求真尚美”的办学理念,同时成果申报教育部课题,让特色办学实践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
现在,学校美术班走过了23年的办学历程,经历了从升学向育人、从技法向审美、从知识向应用、从品牌到高端的嬗变,确立了“为培养高端的美术和创意设计人才奠基”的教育目标。学校深入研究高端艺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准确把握国内顶尖美术院校人才的培养走向,广泛吸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名校教育资源,与青岛市高校、美术界专家联合,坚持“提高素养与增强技能并重、夯实基础与拓展创意思维统一、校内教学与校外写生结合”的策略,构建了基于学生价值观引领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1+X”校本化的美术课程体系、科学而严密的教学组织体系、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等内容,吸引了大批思维活跃、专业基础扎实、立志从事美术和创意设计的优秀学子云集美术班。
以美育人成为文化共识
在青岛十七中,“以美育人”的理念渗透在办学特色、教学行为、学生品格培养的方方面面,处处被打上“真善美”的烙印。美育的背后带来的不仅是美术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和育人理念的普及,为全校植入了尊重学生参与、认同学生多样化、差异化发展的全新基因。从最开始的每届1个美术班,到2003年开始的每届2个美术班,再到现在高二选课之后产生的创意社团班,学校为每名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充沛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青岛十七中,美术教育也从小众教育群体成为学校特色,激发出了新的生长活力。
在特色发展的路上,青岛十七中不断调整办学理念,充实育人目标。 2014年根据学校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紧密的特色,学校确定了美育突出、理工见长、和谐发展的发展新策略,尝试创建“卓越工程师”特色班。特色办学也激发了学校的活力,树立了学生独有的目标和行为标准,营造了不同的学习生态,产生了新的生长点。现在学校整体办学活力再现,升学率不断提高,学校美誉度持续刷新。
独特模式造就未来大师
多年来,青岛十七中对美术学生文化课的关注从未松懈。文化素养既是美术学生审美素养、创意思维、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也是学生后续发展的持续动力。在多年的探索中,青岛十七中探索出了独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文化课专业课的融合,也关注学生品格习惯的养成和学业技能的提升,丰厚的知识基础、广博的人文情怀、厚重的科学素养,让美术班每名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入校到毕业一路拔高。
特色办学不仅一键激活了学校的腾飞基因,更为学生打通了进入更美好未来的成长之路。从1995年办学至今,青岛十七中美术班共毕业1781人,其中45人进入清华美院、162人考入央美、93人进入国美、401人考入江南大学,重点大学录取总人数达到1298人。在目前国内顶尖美术高校对考生综合素养要求逐年提高的背景下,青岛十七中应届毕业生名校录取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既为高等美术院校输送了优质学子,更为造就未来的美术专门人才和设计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谱写了中学美育发展的新篇章。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