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今年秋季,李红梅由青岛启元学校校长调任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校长,她将会给这所老牌九年一贯制学校带来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为老牌名校锦上添花?
德育一贯制,每个年级有各自的德育目标
“一个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化的,他不仅需要的是知识体系的架构,更重要的是品格的教育和养成。”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校长李红梅说,九年办学一贯制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建立学生九年一贯的育人体系,并以学科育人为主要渠道,以德育课程一体化作为实施基本路径,完成学生九年品格的基本培养。“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各自的德育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五十三中的德育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性课程、实践类课程、特色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所有学科课程和公民素养课程;拓展课程包括自我教育课程、仪式教育课程、衔接课程、养成教育课程、责任教育课程、情感教育课程;探究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课题研究;实践课程开展体验活动与社会实践。李红梅说:“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的切入口小而实,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能被师生接受和认同,操作性强。”
三个校区,保持特色的同时注重连贯
今年秋季学期,五十三中鞍山路校区正式启用,五十三中也迎来了一校三校区的办学格局。在李红梅的规划中,三个校区既独立又统一,保持特色的同时也需具有连贯性。
辽源路校区着力打造基础课程园区,通过对“卓尔阳光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习惯的架构和知识体系的基础。鞍山路校区打造实验课程园区,依托学校现有的青岛市学科实验基地,建设理科学科实验室,利用学校和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对学科感兴趣或者具有特长的学生加入。实施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工程,进一步做好初高衔接。实验室将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将聘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博士担任导师, 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科特色课程和课题研究,制定学科培养方案、目标,确定学科领域方向,开展课题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形成学科特色课程,组织学科考察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南京路校区打造升学指导课程园区,夯实国家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青岛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类课程分类分层建设,挖掘学生潜质,提升学科素养,同时不断开发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夯实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知识、合理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
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每个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自我提高的潜能,教师的全面成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五十三中实施教职工多元评价体系,恰是源于对“卓尔不群,超越自我”这一学校精神的不断深化。五十三中多元评价体系涵盖综合、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发展、服务育人、智慧教学五大类十七个项目。李红梅说:“多元评价为每一个层次的教师群确立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它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对现在的工作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做出深刻的分析,从而激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