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山东青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让教育更好惠及群众

2018年,青岛市教育局围绕学校治理机制优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惠民措施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深化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法治方式抓治理的思路,以承担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建立授权充分、运转畅通、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学校治理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坚持监管创新,强化管理服务到位。青岛市推进教育行政执法改革,构建教育内部综合执法、部门联动协作执法和市、区(市)联动执法模式,推动依法治理非法办学、违法办学、虚假招生广告、校车违规运营等难点问题。探索互联网+教育监管服务模式,建设青岛教育e平台,打造区域教育治理客户端,实行实时动态监管和面向政、校、社三方的全方位服务。

建立“一事一单一制度”,推动办学有序。青岛市全面推进学校依章程办学机制建设,全面建立以章程为依据的学校评估机制。全面推行学校清单管理制度,坚持政府依法放权、学校科学接权同步推进,推动学校权限依法、民主、规范运行。全面构建多元治理机制,坚持开门办学,全市中小学普遍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有关专家参与学校治理成为常态。

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青岛市按照“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建立学校规划建设、经费与编制、校园安全联动机制。同步建立学校评估检查清单制度,并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连续3年考核优秀并且不触犯清单列明的禁止性条款和学校安全等问责条款的学校,可以自行选取参与检查评估项目和活动。

学有所教,深化改革创新

2018年青岛市教育局以学有所教为目标,着力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创新。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青岛市2018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所,将提供学位11520个;2017年以来新开公办园51所,提供学位约1.5万个,建成中小学58所,新增校舍8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6.5亿元,新增学位36265个。

推进全面育人改革。青岛市启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培养目标落细、落小、落实。承办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获16个一等奖;在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有关联赛中,共获得9个组别的冠军(共12个组别)。2位教师校长入选教育部“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

推动教育转型升级。青岛市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国际海洋名城建设等需求,推进高等教育育人、服务能力双提升和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新增东北财经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签约合作,累计引进高校达32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加快建设,16所高校研究院和研究生院落地运行。“率先出台地方版学校法《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项目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是全国教育系统和全省唯一获奖项目。

教育惠民,破解堵点痛点问题

2018年青岛市教育局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问题导向,补齐教育短板,破解堵点痛点问题,让教育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积极改善学生就学条件和课后服务。青岛市新建1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累计建成908所,标准化食堂覆盖率达到83%,惠及88万学生。课后公益服务通过“青青义教”现场公益辅导、“课后网”名师空中课堂等形式展开,“青青义教”公益辅导点达200余处,开设31类特色课程,“课后网”开设各类名师优课500余节。

实施精准帮扶加强乡村教育。完成300所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免费培训乡村教师3600余人次,组织264所城区优质中小学与272所农村中小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行一对一帮扶。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全面完成青岛盲校新校建设,开办专门的孤独症学校——晨星实验学校,更好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学。

综合治理学生过重课外学业负担问题。出台中考新政,尊重学生差异,避免分分计较;推进“零起点”教学等规范办学检查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行动,实现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办学检查全覆盖,并全面排查3584所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集中整治。

全力抓好放管服改革。行政权力事项和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次办好”,其中“零跑腿”事项32项,全部5项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最短,有关做法均在全省推广。(张明坤)(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